联系我们

电话:17600189005
邮箱:shuhua@lapsang.cn
QQ:470178387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地址:正山堂书画院
“写尽苍生”——蒋兆和的秃笔与苦茶
发布时间:2020-4-20     来源:本站     作者:admin     浏览:1967


蒋兆和性格内向,不善言谈交际
他嗜好烟酒,高度白酒一次可以喝二斤
苦闷时常常一醉解千愁。
但在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的游行上
他兴奋的扛着大旗走在队伍最前面......


蒋兆和


1986年4月15日,蒋兆和去世。
没有追悼会,也没有遗体告别仪式。
他生前在自己画册的自序中写道:“我知道有些人是需要一些人生的美酒,而有些人是需要苦茶来解渴……我当竭诚来烹一碗苦茶,敬献于大众之前。”



庚子事变、辛亥革命再到改革开放,二十世纪的中国是一个动荡与变革的时期,体制、思想、文化等各方面都处在一个新旧交替变革的大环境中。中国画也正是在这种"不变中变化"的状态下稳固发展。




传统的中国画虽然也在历史进程中发生着改变,但终究离不开传统体格和传统的哲学思想。而此时,特殊的社会所要求的通俗易懂和振奋人心并不是传统中国画所能满足的,所以致使了改革者呼唤中国画也能脱胎换骨。同时期的蒋兆和便在这条改革的大河中具有了极其重要的历史意义……
 



1904年(光绪十三年)蒋兆和出生于四川泸州的贫苦人家,但自幼家贫反而给的是蒋兆和直面生活的勇气。少年时期的蒋兆和意气风发,曾习拳术,也常为朋友出头,即使面对持刀泼皮也毫无惧色,颇有些江湖侠客的风范。同时,向往挑战的他也心系外面充满自由与传奇色彩的空间,他渴望走出泸县小城,去闯荡外面的江湖。
 


1920年,十七岁的蒋兆和终于攒够了一张下等舱的船票,满怀热血的远赴上海,准备开启他未知的人生……
 


不过残酷的现实还是给了他当头一棒子。
初到上海的蒋兆和找不到任何经济来源,生活艰难到有时候一天只能吃到一个馒头,并且这样的日子一直持续了半年多。



但这个穷苦人家的孩子还是有股子韧劲儿。在风云变幻莫测的上海,他这一闯就是十年。他画过擦炭像、广告牌,也做过橱窗设计、服装设计。总之,他为生计而作。


在此期间,对美术满怀憧憬的蒋兆和一直无缘进入专业的美术院校学习。但在海纳百川的上海,许多的外国美术展览和书店中的画册为他学习油画和素描带来了好处和便利,同时工作也让他有了大量的实践机会,这时期难以想象的自我培养便熔铸了他日后正直、坚强和深沉博大的襟怀。


多年后每回忆至此,蒋兆和都笑称此期为“生活的大学”。


蒋兆和



1927年,二十三岁的蒋兆和结识了刚从法国留学回来的徐悲鸿。
通过接触,他自强的精神和才气使徐悲鸿顿生惜才之心,二人互为师友,这也使他有幸饱览徐悲鸿留学带回来的原版画册和经典美术复制品,此时他对西方的美术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了解。




之后的五年,蒋兆和开始辗转几处做美术的教学工作。直至1933年,因上海美专的人事变动,蒋兆和被炒了鱿鱼。


祸不单行,紧接着他的女友病逝,而此时的他悲伤之余已交不上房租。时值寒冬,他每日靠烧报纸取暖,也不愿向朋友伸手,有时自己窝在床上两三天都起不来。


当时在上海求学的妹妹蒋万琦回忆说:“我去问他是不是病了,他不理我,眼眶红肿,我才知道他是没有钱去吃饭了。”


同年四月,命运再次降下打击,蒋兆和的父亲病亡,但身无分文的他无钱奔丧。此时,少年的意气已被磨砺的全无,他开始变得少言内向。在接下来的两年,走投无路的他辗转各地开始流浪。




1936年,饱经风霜的蒋兆和不得不回泸县老家,也正是这时,或是因为水墨画对其来说更为便捷,或是为了徐悲鸿复兴中国画的夙愿,蒋兆和放下了他的油画箱,转而正式开始了现代水墨人物画的创作,而他的这种融汇中西的新式中国画也将在他的悲剧艺术中体现到极致。



次年,蒋兆和带着他在家乡的作品又一次来到了北平。


这次他敲开了齐白石的家门,并拿着他的画作一一展现给大师。(蒋兆和此时的水墨人物画还处于摸索阶段,画作中呈现出较重的素描因素。直到后来《阿Q像》的诞生,以皴擦代替了湿笔渲染人物面部,且线条和笔法力度得到了强化的衣褶,才凸显了中国画的特点。)在齐白石看来,此时蒋兆和的画虽为西洋画法,但已经可以算是中西画法的融合,这也是蒋兆和实践徐悲鸿复兴中国画理论的一次大胆尝试。


《与阿Q像》


同年六月,蒋兆和终于有机会举办了自己的第一个画展,这是一次以贫苦百姓为题材的水墨人物画展。展览中很多作品中的流民、贫民都是他最为熟悉的题材。蒋兆和常说:“自己对饥饿、流浪、贫困的理解是来自灵魂和肉体的。是的,这个特定的时代也造就了一个特殊的艺术家。



这时期的蒋兆和开始了画室授徒,并任教于京华美术学院教授、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教师。他的中国人物画创作也在这个阶段开始走向了成熟。


《流浪小子》


1941年,身处沦陷区的蒋兆和决定构思一幅体现战区人民生活且斥诉战争的画作。这幅作品绘制前后花了两年的时间,因为在那个复杂而又极端的历史年代里,他遭遇了政治压力和经济拮据的多重阻力。1943年,高2米,长2.7米的巨幅画作完成,蒋兆和取名为《流民图》。


《流民图》



《流民图》的画面塑造了一百多个无家可归的劳苦大众形象,有落魄的知识分子、饥饿的孩童、流浪的青年、也有病弱的老人,这一个个与真人等大的男女老少和冰冷的残骸尸骨,以特写的形式悲剧式的表现于纸上,画作从无影现的开始到无篇章的结尾,一个个独立的情节组成了凄惶痛苦的人流,充满了震撼人心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形成了浩大的艺术史诗。




蒋兆和为民写真的《流民图》也作为其艺术巅峰时期的代表作品,为现代中国水墨人物画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艺坛上确立了光辉的地位,并成为在二战中与毕加索的《格尔尼卡》齐名的东方美术代表作。


《格尔尼卡》


《流民图》(局部)


1943年《流民图》在北平太庙展出,参观者络绎不绝,不过这场震惊四野的展览因内容触及了日伪的当局神经,只进行了不到一天就被日军禁止了。但他为原作拍的50多份照片,却在当日上午便已售罄。


在展览当天傍晚,从门外突然闯进来一队日本宪兵和伪警察,往外轰赶人群,参观者慌张外逃。全副武装的宪兵直奔挂着《流民图》的大架,粗暴的将画撤了下来,踏了一脚。蒋兆和痛心的看着呕心之作被日本人践踏……


这时,一个中国警察悄然走到了我的面前,恭敬地敬了一个礼。但什么话都没有说。每回忆至此,蒋兆和都热泪盈眶。




在当天闭关的同时,蒋兆和也意外的收获了爱情,京城名医萧龙友的女儿萧琼在参观了他的画展后,对蒋兆和的才情、胆魄和品格极为倾慕。次年二人便在大媒人齐白石的撮合下结为翰墨姻缘,蒋兆和时年四十岁。



蒋兆和 萧琼


两人结婚第二年,《流民图》赴上海展出,但却被伪军以“借阅“为借口强行没收,自此流失多年。




建国后的蒋兆和从一位画家转变为了美术教育家。在他的教学过程中,水墨人物画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适用于中国画发展的绘画体系,明确了中国画的造型规律,注重古法用笔,强调在中国传统的线描基础上吸收西方素描之长处,代代相传,影响至今。




1986年4月15日,82岁的蒋兆和逝世于北京协和医院,这位出身贫苦,一生为贫苦黎明百姓用笔墨呼喊的老画家,画尽了人间疾苦,流民百态,而他为大众冲泡的这杯苦茶,自己又何尝没有喝过。




关于《流民图》:
1952年,《流民图》意外被其二人朋友在上海找回。而后多次出国展览,一时引起了轰动,许多妇女老人看着《流民图》,脸上挂满泪水。

文革期间因误解,《流民图》被红卫兵抄走,64岁的的蒋兆和也被关进了学院的“牛棚”,被定位“有重大的历史问题”。
文革后,蒋兆和恢复名誉,且《流民图》被认定是“一幅现实主义的爱国主义作品”。
1981-1989年,《流民图》多次展出并复制刻石。
1998年,经蒋兆和的妻子萧琼与子女商量后,决定把经历了五十余年风雨的《流民图》捐献于国家。
时至今日,《流民图》一直静静地躺在中国美术馆的陈列馆。
 
 
文献来源:《世纪刊》/天琪,永垂不朽《流民图》 /陈丹青,《美术界》/姚砚泽,《文史参考》/周冉,《老年教育:书画艺术》/伊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