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电话:17600189005
邮箱:shuhua@lapsang.cn
QQ:470178387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地址:正山堂书画院
上巳节与《兰亭序》 | 天下第一行书背后的故事!
发布时间:2020-3-31     来源:本站     作者:admin     浏览:1001

上巳节,古代以“干支”纪日,三月上旬的第一个巳日,谓之“上巳”。



上巳节肇始于西周,是古代举行“祓除衅浴”活动中最重要的节日,“祓除”是古时一种除灾求福的祭祀,“衅浴”,是用芳香的草药涂身(或熏身)并以和汤沐浴洁身。


人们结伴去水边沐浴,祭祀生育之神,称为“祓禊”,即“春浴日”,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文中,孔子让围在自己身旁的几个弟子各自说出自己的理想,(曾皙)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暮春时节,天气变暖,已经可以穿春天的衣服了,五六个成年人,六七个少年,到沂河边洗一洗,在舞雩台上吹吹风,一路唱着歌儿回来,这便是对“春浴”的描述。


同时,在上巳节,男女盛装,互表爱意,故也称女儿节。



魏晋以后,该节日改为三月初三,故又称重三三月三,主要节日活动有踏青、采兰、祓禊、嬉戏、祭祀、宴饮等。


又有相传古时三月三是黄帝的诞辰,故中原地区有“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



魏晋时期“清谈”之风盛行,当时的祓禊,文人饮酒赋诗、祭祀宴饮、曲水流觞,用诗赋表达个人对宇宙人生的感悟和家国情怀,为后人留下了众多的名篇佳句,主办方也常常将这些诗赋结集整理、并为之作序,青史留名。比如著名的王羲之《兰亭序》便是在永和九年三月初三兰亭雅集之时写下的作品。


兰亭修褉图卷 明 文徵明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永和九年(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和谢安、孙绰等42位文人学士、社会名流,在浙江山阴的兰亭作"修禊"之会。




王羲之

王羲之(303—361,一说321—379),字逸少,官拜右军将军,故人称王右军,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南渡后居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




大家分坐于曲水之旁,借着宛转的溪水,以觞盛酒,置于水上。他们一边喝酒一边作诗,也发表一些议论。大家即兴写下了许多诗篇,下面这首便是王羲之当时的作品。


《兰亭修禊诗》
王羲之


仰望碧天际,俯瞰渌水滨。

寥朗无涯观,寓目理自陈。
大矣造化工,万殊莫不均。

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



尔后大家推举王羲之写一篇序,王羲之遂乘兴作《兰亭集序》,文采灿烂,感怀古今,发人深思,其书法作品更是遒媚劲健,气势飘逸,被后世推为“天下第一行书”。


冯承素临王羲之《兰亭序》,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兰亭序 文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兰亭序的书风,使后世形成了“遒媚”的审美观,“遒”是指刚健有力,即运笔时所呈现出来的线条力度;“媚”即姿媚,讲究笔画和字形的美感。“遒”与“媚”也成为后人评价书家水平的基本要素。



王羲之书写《兰亭序》时,意兴挥洒,心手双畅,随意修改涂抹,字形变换,远超人为安排。王羲之亦甚爱此序,后来写了一百多遍,仍觉得不如当时的随意之作,因此将初版《兰亭序》作为传家之宝。


《兰亭序》真迹传至王羲之七世孙智永和尚手中,智永和尚死后传给辩才和尚,最后唐太宗李世民命萧翼从辩才手里赚得,爱不释手,收藏在皇室,并命褚遂良、诸葛贞、冯承素等人临摹。太宗死后,《兰亭序》真迹随葬昭陵。后代公认临摹得最好的便是冯承素的摹本,因卷首有“神龙”半印,也称“神龙本”。


接下来就来欣赏一下冯承素的摹本吧。


局部大图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