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电话:17600189005
邮箱:shuhua@lapsang.cn
QQ:470178387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地址:正山堂书画院
“出规入矩,绝狂怪之形。若契二王,无一笔无来源”——怀素《论书帖》
发布时间:2023-3-22     来源:本站     作者:admin1     浏览:804



图片


图片

怀素《论书帖》全卷



怀素《论书帖》,是其患风湿病四年时给朋友写的谈书法学习体会的一封信。此信为草书墨迹,纸本85字,纵38.5厘米,横40.5厘米,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


释文:为其山不高,地亦无灵;为其泉不深,水亦不清;为其书不精,亦无令名,后来足可深戒,藏真自风废,近来已四岁,近蒙薄减,今所为其颠逸,全胜往年。所颠形诡异,不知从何而来。常自不知耳,昨奉《二谢》书,问知山中事有也。





乾隆释文



与《自叙帖》、《苦笋帖》等狂草书帖相比,《论书帖》代表着怀素草书的另一面目。用笔瘦逸,结体严谨,章法整饬。纵观全篇,出规入矩,绝狂怪之形,寻其渊源,不越魏晋法度。


怀素(737—799),字藏真,僧名怀素,俗姓钱,永州零陵人。幼年出家为僧,经禅之暇,爱好书法,在寺院刻苦临池,秃笔成冢。因贫穷少纸墨,他广植芭蕉,以蕉叶代纸,并风趣地称其住所为“绿天庵”。他学习书法是从钟繇、张芝、二王入手的。他曾自谓:“真出钟,草出张。”




图片

怀素《论书帖》



明代项元汴称:“(怀素)《论书帖》一出,出规入矩,绝狂怪之形。要其合作处,若契二王,无一笔无来源。”


此帖虽然率意癫逸、千变万化,终不离魏晋书风。和王羲之的《都下帖》、《游目帖》、《瞻近帖》相比较,《论书帖》既有异曲同工之妙,又在浑圆和连断、收放和呼应的变化上,有其独到的精彩之处。


杨仁恺说:“《论书帖》的出规入矩、婀娜端庄之态,是怀素深入王羲之书法堂奥的明证,如果他没有掌握如此深厚的传统,要写出‘惊蛇走虺’、‘字字飞动’的狂草是不可想象的事。”




图片

项元汴、张晏 题跋



此帖尽管只有85个字,然而怀素非常注意每个字的结体变化,同一个字、相邻的字皆有收放、轻重、欹正、连断和藏露锋的变化。而且,这种变化并非刻意,而是多年积累的自然流露。


此帖每行中都有几个放势的较大的字,也有几个收势的较小的字,而且这些大小字皆相间而写,起伏跳跃、收放自如,显得非常有规律。如:首行的“为”、“高地”、“无灵”为放势,而“山不”、“亦”为收势;第四、五行的“风”、“来”、“岁”为放势,而“自”、“近”、“已”为收势。




图片

赵孟頫 题跋


《论书帖》在前人草书笔法的基础上,突显了怀素醉仙草书以中锋挥洒的疏放风格,既婉转灵动又雄姿勃发。如:从首行的“为”、“高”直到末行的“中”、“也”等大字,厚重而又洒脱,素雅又不失豪放。


其因在于笔法,如“高”、“也”二字为放势,力度大按笔重;“高”字三处用侧锋两处为方笔,“也”字两处用侧锋,“高”的主笔横弯钩和“也”字的末笔侧竖,用中、侧锋自如变换的豪放笔法,彰显了一画、一字乃至一行和全篇的超然气势。而“高”与“不”、“地”,“也”与“有”之间,用交待非常清楚的牵丝相连,更显字间悠然和谐,作品浑然一体。




图片

项元汴 题跋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