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电话:17600189005
邮箱:shuhua@lapsang.cn
QQ:470178387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地址:正山堂书画院
“青莲逸翰、山高水长”——李白《上阳台帖》
发布时间:2023-3-22     来源:本站     作者:admin1     浏览:265



图片


图片

李白《上阳台帖》全卷



《上阳台帖》为唐天宝三年(744年)李白与杜甫、高适同游王屋山阳台宫时所作。李白寻访司马承祯,待到达阳台观后,方知司马承祯已经仙逝,无缘再见。不见其人,唯睹其画,有感而作《上阳台》。
《上阳台帖》为李白书自咏四言诗,也是其唯一传世的书法真迹。此帖为纸本,纵28.5厘米,横38.1厘米。草书5行,共25字。加上后人的题跋,帖长约3米。

内容为:山高水长,物象千万,非有老笔,清壮可(何)穷。十八日,上阳台书,太白。




图片

李白《上阳台帖》



“山高水长,物象千万”之意境,犹如一见其人,一见其诗,一见其醉,苍劲雄浑之气扑面而来,笔落处真气弥漫,苍茫从容。“非有老笔”何能臻此,一“老”字更加重力量,纵逸拓放,形成了与首字之呼应,赋予老笔纷披,老辣清健,老而弥壮之功夫。“清壮可(何)穷”四字聚散开合,大起大落,连绵贯气,一任自然。落款“十八日,上阳台书,太白”与正文一气呵成。
此作,通篇给人有神龙见首不见尾的视觉效果。全篇寥寥25字,足见其豪迈气概,笔墨酣畅之神韵,豪放而不轻浮,沉着而不呆滞。此帖用笔纵放自如,快健流畅,于苍劲中见挺秀,意态万千,可以说是李白性格的绝佳写照;结体亦参差跌宕,顾盼有情,奇趣无穷。作品的字里行间充满了“书卷气”,有如行云流水般的韵律,可比江河之水连绵不绝……


图片

乾隆引首题字 “青莲逸翰”



黄庭坚评李白的诗与书云:“及观其稿书,大类其诗,弥使人远想慨然。白在开元、至德间,不以能书传,今其行、草殊不减古人”。

李白以诗人著称,书法师张旭草书,元郑杓《衍极》称其书“得无法之法”。惜其书名为诗名所掩,故其书法作品极为少见,因此,此帖更显珍贵。字帖引首为清乾隆皇帝楷书题写的“青莲逸翰”四字,正文右上为宋徽宗赵佶的瘦金体题签:“唐李太白上阳台”一行。




图片

乾隆、宋徽宗  题跋



其中,帖中有宋徽宗题跋:“太白尝作行书‘乘兴踏月,西入酒家,可觉人物两望,身在世外’一帖,字画飘逸,豪气雄健,乃知白不特以诗鸣(通名)也。”在《宣和书谱.卷九》中也有记载。

元代张晏跋曰:“谪仙尝云:欧、虞、褚、陆真奴书耳。自以流出于胸中,非若他人极习可到。观其飘飘然有凌云之态,高出尘寰得物外之妙。尝遍观晋、唐法帖,而忽展此书,不觉令人清爽。”元代欧阳玄在其上题诗云:“唐家公子锦袍仙,文采风流六百年。可见屋梁明月色,空余翰墨化云烟。”




图片

杜本、欧阳玄、王馀庆、危素  题跋



此外,其上还有元代杜本、王馀庆、危素、驺鲁、清乾隆皇帝的题跋和观款。卷前后及隔水上,钤有宋赵孟坚“子固”“斋”、贾似道“秋壑图书”,元“张晏私印”“欧阳玄印”,明项元汴,清梁清标、安岐、清内府,以及近代张伯驹等鉴藏印。清安岐《墨缘汇观》、内府《石渠宝笈·初篇》等有著录。

由其上鉴藏印可见,《上阳台帖》是一件流传有绪之作:其曾入北宋宣和内府,后归贾似道;元代经张晏处;明代藏于项元汴的天籁阁;至清代先为安岐所得,再入内府,清末流出宫外;民国时期被张伯驹收藏。




图片

张晏 题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张伯驹写信“现将李白仅存于世的书法墨迹《上阳台帖》呈献毛主席,仅供观赏……”1958年,毛主席曾立下规矩:党和国家领导人所收礼品一律缴公。于是,这件《上阳台帖》就被转交至北京故宫博物院,并被完好无损地珍藏至今。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