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贞《墨迹跋中三十二首》中跋本卷云:“天全翁自金齿还吴十余年,多游吴中诸山水,醉后辄作小词,宛然晏元献、辛稼轩家语,风流自赏。词成辄复为故人书之,书法遒劲纵逸,得素师屋漏痕法。此卷盖以贻吴江史明古者,同笔俱合。作后有吴文定、沈启南二跋,亦可宝也。”
卷后吴宽跋云:“翁自蒙賜还后,放情山水,有所感欢悉于词发之。”(吴宽《家藏集》卷四十九所收《跋天全翁词翰后》云:“有所感欢不平之意悉于词发之。”)
徐有贞《草书词翰卷》,纵45.5cm,横52.6cm
无锡博物馆藏
徐有贞《草书词翰卷》,纸本,纵45.5cm,横52.6cm。无锡博物馆藏。共九十行,计四百九十四字。
以书抄录自作词八首,分别为《桂枝香》、《如梦令》、《玉漏迟》、《千秋岁引》、《临江仙》、《如梦令》、《忆秦娥》和《满庭芳》,每一首词后均有题跋记词牌名及创作时的心绪状态。
徐有贞(一四〇七—一四七二),初名埕,字元玉,号天全翁。江苏吴县(今苏州)人。其传世书迹很少,但在明代书法史上,他却因承前启后而成为不可忽略的一位重要人物。
在祝、文之前的这些吴中前辈书家中,又以徐有贞年岁最长,且地位高、影响大,如钱谦益所称“至今吴下推风流儒雅,亦必以武功为领袖云”,其实为吴门书派的先导。
《草书词翰卷》局部
徐有贞的书法在当时及后世都享有较高声誉。
文徵明在祝《草书月赋卷》后的跋语中说:“吾乡前辈书家称武功伯徐公,次为太仆少卿李公。李楷法师欧、颜?而徐公草书出干颠、素。”
王世贞《吴中往哲像赞》云:“有贞……善行、草,得长沙素师、米襄阳风。”
朱谋垔《续书史会要》云:“武功书法古雅雄健,名重当时。”
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云:“草书奇逸,自负入神……笔墨淋漓,流传纸贵。”从上述评价中可以看出,其书学有根基,且专在行草,是明初百余年中最重要的草书大家之一。
其中,《千秋岁引》收入四库全书《御选历代诗余》卷五十,《满庭芳》收入明钱穀《吴都文粹续集》卷十九,《武功集》八首均未收。卷后有明人吴宽、沈周二人跋,其中吴宽所书跋收于其《家藏集》卷四十九。
本卷曾为明代王世贞、沈洪、清代曾焕及张之洞之子张权所收藏,可谓流传有绪。一九八八年由著名科学家周培源先生捐献给无锡博物馆。卷末徐有贞跋云:“明古载酒过余,饮间偶及词话,因书此数阕与之。天全翁有贞。”
《草书词翰卷》局部
本卷虽未注明书写的时间,但《桂枝香》词后跋语中有“右辛卯重阳天平登高书示儿子世良及婿蕴章”之句,可知全卷当写于明成化七年辛卯(一四七一)重阳之后不久。
徐有贞于成化八年二四七二)去世,从卷后吴宽与沈周的跋语看,均写于其去世之后不久,言语中不胜追忆感慨之情。据此也可推断本作乃徐有贞最晚年之笔。
王世贞评徐有贞书“如剑客醉舞,俽馓中有侠气”,从精神状态上来说与本卷可谓贴切至极。
徐有贞草书本就结体奇逸、用笔遒劲,本卷又是酒后所书,用笔筋摇骨转、颠倒跳掷,气势奔逸、草活如龙,正有剑客醉舞的意境。
《草书词翰卷》局部
具体体现在用笔上,就是笔力劲健、骨力遒拔。王世贞曾多次指出,徐有贞之行草书“得长沙素师、米襄阳风”,故米芾用笔沉着痛快、劲利奔爽的特色在本卷中很突出,其中还间杂对篆、隶、章草笔法的综合运用。
卷中的圆转线条,书写时往往运用绞转笔法,纵横使转,笔力沉雄,有篆籀意。而与怀素的弧线用笔相比,徐有贞的线条有明显的轻重变化,更具抒情性。
卷中的波折线条多豇分隶笔法的运用,方折的碑笔用法竟也随处可见,用笔的峻爽还表现在对长线条的处理上。草书切忌一溜直下,苍白轻浮。徐有贞显然十分重视长线条运行中的使转与筋节。
徐有贞非常擅于通过富有个性特征的险奇结字,营造出作品简逸萧疏之韵致。其结体最鲜明的个性是中宫收紧,字形瘦长。在本草书卷中,夸张、拉长、欹侧、压缩、变形等造型手段的频繁使用和运用自如也是造成其结体奇逸的重要原因。
《草书词翰卷》局部
徐有贞草书在章法布置上极具抒情色彩,给人痛快淋漓之感。这首先体现在用笔的纵放尽情上。当一列中字数较多的时候,书家通过灵活的锋绞腕动,带来筋摇骨转、飞逸奔纵的视觉快感。王世贞在肯定徐有贞草书奇逸道劲的同时,批评其中“间有失之怪丑者”,这其实是个误解。
徐有贞草书卷中有些字倘若柃出单看,确有变怪过甚之嫌,但如放在卷中结合上下章法去看,却会发现其实变得巧妙、怪得恰当。
这种变形有时或不合法度,但对干平衡和完善整体布局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辞书相合、直抒胸臆是徐有贞草书痛快淋漓的又一方面体现。
《草书词翰卷》局部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