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赵宧光《寒山帚谈》:“《道因碑》泛观欲废,详玩则结构森然,可谓不堕严训者也。其棱角峭厉,智者见之益其智,愚者见之增其愚,须具只眼,而后辨此。”
欧阳通传世代表作有《道因法师碑》及《泉男生墓志》。据记载,欧阳通的作品还有《徐夫人墓志》、《千字文》、《节陈高祖本纪》等,都未能传世。
对《千字文》、《节陈高祖本纪》的记载首次见于《宣和书谱》第八卷著述:“通……行草得询之险劲,盘结分布,意态则有所未及,其亦自为标制……今御府所藏行书二:节陈高祖本纪、千文。”而《徐夫人墓志》在宋代赵明诚的《金石录》中有记载。
《道因法师碑》碑头雕为螭首,碑额处雕饰佛龛,乃释迦牟尼、观自在、大势至三佛像,均有题字。龛下横书七字“故大德因法师碑”。欧阳通写此碑时,官任奉议郎行兰台郎渤海县开国男骑都尉。此碑立于唐高宗龙朔三年(663年),由司藩大夫李俨撰文,常长寿、范素刻。现存西安碑林。
欧阳通《道因法师碑》拓片(局部)
《道因法师碑》主要著述了道因法师的人生事迹与主要活动。此碑书风以欧阳询楷书风格为基调,继承欧阳询的方整严谨,又在这种状态中加上了峻逸生动的特点,突出作品的神采奕奕。不仅如此,欧阳通加以隶法入楷,增强了此碑古拙质朴的气息,洒逸而不漂浮,沉着又有活力。
《道因法师碑》在整体风格上,继承家学,笔法险峭,法度严谨,并保留隋碑遗韵,将楷、隶笔法相结合。观其运笔多方折,行笔速度爽快而又稳健利落。收笔处重提按动作增强险势,“缓去疾回”的用笔,凝神聚力。
《道因法师碑》横画取斜势,起笔处露锋入纸,尖锐峭拔,有向左上伸引之势。长横和短横又有所不同,短横顺势向右上,回锋收笔;长横收笔处先提笔后笔尖朝于左上,顺势向右下行笔,回锋收笔。整体呈现两头重,中间略细的体势,即所谓“分画中虚”,作用便是使字形挺拔遒劲。
欧阳通《道因法师碑》拓片(局部)
《道因法师碑》捺画或是挑画颇具特色,逆锋入笔,顺势而向右下行笔,写挑或捺时,需逆势而向右下行笔,笔肚向右下,重按重提,下笔速度轻快而干脆。挑画,向右上借势出锋,力至笔画末端,似隶书雁尾;捺画,收笔处重按后,提笔调锋,向右行笔力至笔端,露锋收笔,隶意十足,棱角分明。这种带有方棱状的捺画,称之“批法”,笔意古拙,为欧阳通楷书的重要特点与特色。
《道因法师碑》折画有两种情况,分别为方折与圆折,而此两种笔法大有不同。圆折即以圆势折笔,行至转折处轻提笔,将笔锋自然调整后,运笔平稳,折向下方;而方折即以方势折笔,至转折处向右上轻提笔尖,后右下顿笔,速度爽利,力度适中,后向下行笔。两种不同的转折方式无疑增添了艺术的丰富性与灵动性。
欧阳通《道因法师碑》拓片(局部)
《道因法师碑》中的点画独具特色,向右水平起笔,轻提调锋后重按,顺应笔势向下,行至末端回锋收笔。点画虽精小,在字中具有重要作用,能使字形变化更加丰富。且带有点为首画的偏旁,如“宀”,点画居于中间偏左的位置,而“讠”,点画均居于偏旁的中间偏右的位置,靠近右半部。虽然位置偏置不同,作用相同,都是使结构紧密。而字形紧密的结构是通师楷书创作的重要特色。
《道因法师碑》结构紧凑密切,字态凝神聚气,给人以精气旺盛的感受。总结了一些基本笔画上的特色,观其笔画为其架构字形,增添了灵气与活力。其笔道险绝又富于变化,方圆结合,刚柔并济,有“继美”之誉。观察此碑结构,多取扁势,横向笔画加长,纵向笔画缩短,更显紧凑。此外,其结构呈现上松下紧的形态,所以更加稳固了字的平衡。这样的结体十分新颖,打破常规而成自己的风格,正是欧阳通楷书魅力所在。
欧阳通《道因法师碑》拓片(局部)
清代何绍基《跋〈道因碑〉旧拓本》:“其险劲横轶处往往突过乃翁,所谓智过其师,乃堪传授也。”
清代康有为《广艺舟双楫》:“小欧《道因碑》遒密峻整,曾假道此碑者,结体必密,运笔必峻。上可临古,下可应制,此碑有焉。”
清代何焯《义门题跋》:“兰台书,此碑(《道因碑》)肩吻太露,横画往往当收处反飞,盖唐碑而参北朝字体者。”
欧阳通《道因法师碑》拓片(局部)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