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董其昌流的书论中有学杨的论述,如“书家以险绝为奇,此窍惟鲁公、杨少师得之,赵吴兴弗解也。今日眼目为吴兴所遮障。余得杨公游仙帖,日益习之。”。在临《步虚词》帖后跋曰:“杨少师步虚词,即米老家藏新步虚词也。其书骞䎝简澹,一洗唐朝姿媚之习。宋四大家皆出于此。余每临之,亦得一斑。”
杨凝式《新步虚词》局部
杨凝式(873—954年),字景度,号虚白。生于唐咸通十四年,卒于后周显德元年。其一生大多居洛阳,于八十二岁的高龄,以太子太保的身份,辞世于西京洛阳,赠太子太傅。
杨凝式《新步虚词》局部
《新步虚词》又名《大仙贴》。真迹已佚,明代董其昌刻入《戏鸿堂法帖》。为杨凝式现存的书迹中内容最长的一件,行书字体居多,其中夹杂了一些草法,共计六十七行,内容为唐代诗人韦渠牟《新步虚词》十九首。
《步虚词》是道家的仙曲,描写的是众仙羽化神仙之美,表达人们了对神仙世界的向往之情。后落有“户部侍郎杨凝式书寄,通玄大师董上人,清泰三年(公元936年)三月廿六日记”,该帖的受书人“通玄大师董上人”应该是一位与杨凝式关系甚好、交往密切的道长。
杨凝式《新步虚词》局部
《新步虚词》该刻帖在风格上颇类似于《神仙起居法》,虽然二者相隔十三年之久,但从神采到形质都极为相似,行距分明,字以纵长取势,用笔奇崛奔放,雄逸险劲。
刘熙载《艺概》中品论此帖:“《新步虚词》非独势奇力强,其骨里谨严,真令人无可寻间”。
杨凝式《新步虚词》局部
包世臣《历下笔谈》中曰:“唐人草法,推张长史、钱醉僧、杨少师三家。……少师《韭花》、《起居注》皆出仿写,至《大仙帖》,逆入平出,步步崛强,有猿腾蠖屈之势,……。”
包世臣此语,也是极言《新步虚词》的雄强气魄。虽然通篇洋溢着飘扬空逸的神仙庙宇之气,但此作无羸弱妍媚,反而迸发出灵快饱满的动感和飘逸欢快的艺术气息。
杨凝式《新步虚词》局部
另一方面,从包世臣对《新步虚词》的品评中发现了杨凝书法在微观上的华丽绽放:“至《大仙帖》,即今传《新步虚词》,望之如狂草,不辨一字,细心求之,则真行相参耳。以真行联缀成册,而使人望为狂草,此其破削之神也。盖少师结字,善移部位,自二王以至颜、柳之旧势,皆以展蹙变之,故按其点画如真行,而相其气势则狂草。”
这里包世臣点出杨凝式的“破削之神”之妙,即“破方为圆,削繁为简”之意。观《新步虚词》,其书写顺畅轻盈,犹如所述内容一般,显腾云驾雾之势,全篇字态呈上扬浮逸之态。
杨凝式《新步虚词》局部
《新步虚词》中的诸字几乎没有唐书那巍峨肃穆之感,也没有一味习二王父子在用笔上强调的使转,而是呈现着随意书写的畅快。
杨凝式《新步虚词》局部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