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电话:17600189005
邮箱:shuhua@lapsang.cn
QQ:470178387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地址:正山堂书画院
“妍美遒丽,晋人风流” 王羲之《平安·何如·奉橘帖》
发布时间:2022-3-9     来源:本站     作者:admin1     浏览:686



图片

王羲之《平安 · 何如 · 奉橘帖》摹本


《平安》《何如》《奉橘》三帖有纸本,共裱作一轴。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24.7cm,横46.8cm。前隔水绫上有瘦金体书“晋王羲之奉橘帖”七字。


现在的裱轴,《奉橘帖》在最后,可见流传过程中三帖当有聚散颠倒,并散见于不同的刻帖中。从唐褚遂良《晋右军王羲之书目》所记来看,《何如》和《奉橘》可能为一帖。三帖皆为唐人钩摹,米芾《书史》已有定说。钩摹尚属精到,字形之“妍美遒丽”优胜《丧乱》诸帖。

《平安帖》:“此粗平安。修载来十余日,诸人近集,存明日当复悉来,无由同,增慨。”《何如帖》:“羲之白:不审尊体比复何如?迟复奉告。羲之中冷无赖。寻复白。羲之白。”《奉橘帖》:“奉橘三百枚。霜未降,未可多得。”


图片

帖后“宋代十六学士题跋”


根据帖上留存的信息推测,此三帖最早收藏于梁武帝内府,由鉴识艺人徐僧权、唐怀充押署。到了隋代有姚察的押署,以及在三帖之后其他另外的署款:“隋开皇十八年三月廿七日参军学士诸葛颖谘议参军开府学士柳顾言释智果。”


唐代褚遂良编纂的《右军书目》中包括了三帖,但何如、奉橘帖和平安帖是分开的。显然当时并没有装裱在一幅手卷上。后来唐太宗让人将收藏的法帖制作摹本,用以赏赐。流传至今的三帖可能就是这类摹本。


直到宋代,有十六学士一起观赏,其中十人在帖后亲笔署款,然后是另外六个人的名字和“癸卯正月廿四日同阅”。又因收藏印“李维图书”是手卷上最早的印章,此时可能由李维收藏。


图片

帖后项元汴、张觐宸题跋


几十年后,此帖进入徽宗内府收藏卷首有徽宗题签“晋王羲之奉橘帖”还有“政和”“宣和”两枚印。另外还有一枚北宋方形大玉玺在帖后十六人名字旁边。南宋时有高宗“绍兴”印与其皇后吴氏的两枚印。


宋朝之后,此帖历经辗转,帖上有蒙文印、八思巴文印。明朝监察御史张鹏的印,还有一些无法辨识的印。明代中期此帖辗转于各收藏家手中,收藏家项元汴在帖后用篆书题写:“宋御府珍祕晋右将军王羲之平安何如奉橘帖,明嘉靖甲子中秋哉生魄,檇李墨林山人项元汴鉴赏。”在帖末他纪录:“宋御府珍祕晋右将军王羲之平安何如奉橘帖,明檇李墨林山人项元汴鉴赏。才字号,其值贰百金。”除此之外,他还在此帖上钤印十六枚。


图片

帖后张孝思、孙承泽题跋及其他鉴藏印


在项元汴记录边上张觐宸纪录:“万历四十七年季冬十有五日以三百金购之项玄度张觐宸识。”收藏家张孝思则在北宋十六人名后记录:“润州懒逸张孝思则之甫珍藏。”后来他又跋道:“夫不跋卷后而记之于书其矜重可知余何幸为获睹此也耶敢敬识其岁月云时戊戌仲秋之八日京口懒逸张孝思。”同年,收藏家孙承泽在他骑缝处题:“北平孙承泽曾观”


收藏家笪重光也落款并钤印两枚。清代此帖被收入乾隆内府,乾隆将其视为摹本,没有在此帖上留下任何题跋,仅让人钤印四枚。之后除了嘉庆、宣统二朝钤有鉴赏印外,此帖很少再题跋或钤印。1911年清王朝覆灭,宫廷收藏于1924年转入“故宫博物院”的前身(“古物陈列所”)。直到1948年被带到台湾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