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电话:17600189005
邮箱:shuhua@lapsang.cn
QQ:470178387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地址:正山堂书画院
“欹侧多变,潇洒肆意” 西周《散氏盘》
发布时间:2022-2-10     来源:本站     作者:admin1     浏览:634

《散氏盘》造型与纹饰均呈现西周晚期青铜器简约的风格,文字线条宛转灵动浑朴雄伟,用笔豪放质朴,敦厚壮美,与《毛公鼎》、《大盂鼎》并称为金文瑰宝。其结字严谨,字形布局十分朴厚平实,用笔方圆结合,一派端庄凝重的庙堂气象,并且结字章法统一中寓于变化,不拘一格,极为生动。


 

图片

《散氏盘》拓片


《散氏盘》,清乾隆年陕西省凤翔县出土,因铭文中有“散氏”而得名,以其上的长篇铭文和精美的书法称于世。1949年后被带到中国台湾,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通高20.6厘米,盘深9.8厘米,口径54.6厘米,铜质精粹,呈深揭色。附耳,高圈足,腹部饰简化的使龙纹,足部饰变形婆婆纹及窃曲纹,花纹精致,平面浮雕。


盘腹内刻有铭文19行,计357字,是一篇完整的契约,记载了核定、赔偿土地和举行盟誓的过程,共列记了双方参加定界、盟誓的人名25个,对研究当时的土地制度有很大价值。此盘出土后,为江南收藏家所得,长期保在江苏扬州,当时其铭文拓本的售价即已十分昂贵。它的书法风峻峭挺拔,苍劲古拙,历来为书法家所重,引为范本。

 

图片

《散氏盘》拓片局部


《散氏盘》铭文圆浑朴茂的线条质感尚且保留着殷商甲骨锲刻的刀味,具有浓厚的金石气。行笔起止多出锋,劲健爽利,干脆利索,不拖泥带水。并且时而施以肥厚的块面状的线条,打破单一的节奏,显得灵活多变,富有意趣,效果出乎意料,又很好地调节了章法的开阖。

 

《散氏盘》经过数千年的流传,再发掘时已造成了斑驳的残缺美和自然的古朴感,金石气息强烈而又浓厚。《散氏盘》既有少数肥笔出现,也有部分露锋收笔。朴茂圆浑、苍劲有力的线条质感体现出锲刻刀感的金石气。


图片

《散氏盘》拓片局部


起笔藏露并用,行笔爽利遒劲,圆润内敛又不失雄强之气,自然开张,灵活多变,与章法一体浑然天成。《散氏盘》手写感极强,线条粗细无秩,放荡不羁,圆曲转引波折不工,浑厚圆润,自然的手写感又增强了线条的流动性。


《散氏盘》的独一无二也体现在它的字势方面,与西周其他金文相比,改纵势取向为横势,通篇体势向右下倾斜,可谓众铭文之特例,别具一格。但也并非所有字势都呈左高右低之态,也非所有字势为横向发展,有较为方正的,有纵势的,也有左右欹侧的,这种变化多端的字势形态看似“杂乱无章”,实则使其结体丰富多变,增强了章法的趣味性。


图片

《散氏盘》拓片局部


《散氏盘》字势虽欹侧多变,潇洒肆意,但欹中寓正,静中寓动,浑朴醇厚。因其字体大小不等,欹正杂出,疏密不均,参差错落,形成有列无行,棋布星陈,灵动自的章法布局。


观整体铭文拓片,通篇气息连贯,字与字之间、行与列之间似乎达到了一种均匀平衡的状态,虽然每个字都有不同程度的倾斜,但其中心线的斜度与位置并不是同一角度或是在同一纵行上,而是左右摆动,奇姿百出,这与每个字内部空间结构的变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


图片

《散氏盘》拓片局部


字的中心线随着重心的位移或是笔画的穿插挪让而改变,或左或右,或齐正或倾斜,中心线的摆动使其行列形成不规则曲线,打破陈规旧式的固定章法,体现了《散氏盘》书写节奏的跳动感,既活泼又贯通,既潇散又灵动。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