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美人墓志铭》书法价值堪称隋志小楷中第一,属历代墓志的上品。在笔法上,精劲含蓄、淳雅婉丽、清新爽朗,体现了南帖的婉丽清秀和北碑的庄茂俊美的结合。
《董美人墓志铭》拓本局部
《董美人墓志铭》原石于清嘉庆、道光年间(1796-1820)在陕西西安出土,初为当时陕西兴平县官员陆君庆所得。陆氏得到原石后,用淡墨将字体精心拓出,虽然墨色薄如蝉翼,但是笔画丰润而富有力度。后世将此本称为“关中淡墨本”,传世极少,最为珍贵。
《董美人墓志铭》拓本局部
据王壮弘先生说,徐氏把原碑磨去一层,故字口较细,和关中拓本相比,乍看上去好像并非出于一块原石,但是细细的比较观察后,发现“石花”等字画均合,因此确定是出于一块石碑的。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在上海小刀会农民起义战争期间,原石遭到破坏,已不复存在,现在只有拓本流传。
《董美人墓志铭》拓本局部
赵万里评其书法云:“字迹稳秀端丽,与《公元》《姬氏》二志同为传世关中隋志翘楚。”
康有为《广艺舟双楫》:“《始兴忠武王碑》与《刁遵》同体,茂密出元常。而改用和美,几与今吴兴书无异。而笔法精绝;如有妙理,北碑实少此种。惟《美人董氏志》,娟娟静好略近之。”
《董美人墓志铭》拓本局部
《董美人墓志铭》上承北魏书体,下开唐朝新风,是南北朝到唐之间的津梁。罗振玉跋云:“楷法至隋唐乃大备,近世流传隋刻至《董美人》《尉氏女》《张贵男》三志石,尤称绝诣。”
《董美人墓志铭》拓本局部
唐代一些著名的书法家都取法于隋代墓志书体。如初唐楷书四家中的欧阳询、虞世南经历了由隋入唐南北融合的关键时期,受隋代碑刻影响。唐代楷书尚法严谨、追求筋骨的一代风尚正是在初唐四家的基础上形成的。清代中叶以来,《董美人墓志铭》更为广大书法爱好者垂爱,被视为学习楷书的模板之一。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