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电话:17600189005
邮箱:shuhua@lapsang.cn
QQ:470178387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地址:正山堂书画院
“破斧缺斨,倒载而归” 杨维桢《真镜庵募缘疏卷》
发布时间:2022-1-19     来源:本站     作者:admin1     浏览:753

元末书法家杨维桢是一位通才、奇才、怪才,他的一生可用诗、文、书、画、酒、声、色七个字加以概括。他的书法风格狂放怪诞、高古奇崛、乱中取意、神气逼人,是元代后期追求个性彰显、强调自由精神的隐逸文人书法的典型。



图片

杨维桢(1296-1370),字廉夫,晚号东维子

  别署抱遗叟、铁崖山人、铁道人、梅花道人等

  山阴(今浙江绍兴)人。著有《正统辩》  

 

《真镜庵募缘疏卷》纸本,纵33.3厘米、横278.4厘米。卷中所谓“真镜庵”者,即“珍敬庵”,或称“天隐子”


此作书写年代不详,杨维祯于至正二十年游于海上,交僧友数人,其中有静庵法师。静庵法师于至正二十八年年去世,杨维祯以《送释镇静庵住倪锋》一文祭友,故此作应写于至正二十年到至正二十八年之间,当属杨维祯晚年作品。此作后杨维祯落款铁道人,用印为九山白云屋阳文、杨维祯印阳文、廉夫阴文‚铁笛道人阳文四印。

 

图片

《真镜庵募缘疏卷》局部


《真镜庵募缘疏卷》全文145字,总42行,每行3字或4字。展观通篇书卷,但见笔里行间吞吐腾挪,拍塞满纸,枯湿浓淡,真气逼人。


整个书幅,完整地再现了一代文坛骁将的强烈艺术个性,以及晚年创作炉火纯青的完美艺术境界。这种全由性情而生的书法之作,即使就整个书法史而言,也可说是少见的。


图片

《真镜庵募缘疏卷》局部


明代书家吴宽曾用:“大将班师,三军奏凯,破斧缺斨,倒载而归。”这般激赏的话来称赞杨氏,想非虚言。

 

《真镜庵募缘疏》为最能代表杨维祯奇崛书法风格的作品之一。在此作品中,他奔放的气势和气魄表露无遗。


图片

《真镜庵募缘疏卷》局部


开头疏文标题几字写得还算端正,或许在开始时,他还在理性地思考着一篇募缘的疏文应如何去写。当作品进入正文的前部分,杨维祯劲健、硬挺的点线、结体渐渐显现,用墨也逐渐加重。


书写至文章的中部,笔速逐渐变快,墨色由作品前部的浓黑开始向,笔锋横刷的枯涩过渡,中锋、侧锋不断转换,结字歌侧取势、字与字、行与行之间互相穿插避让,浑然一体。

 

图片

《真镜庵募缘疏卷》局部


当书写进入疏文后半部分,杨维祯或许已忘记所写的是一篇礼佛用的文章。强烈的对比不断出现用笔重处,重压笔毫,以笔肚横扫而出的苍劲线条用笔轻处,笔尖上提,而形成的轻盈劲健的线条。在这里凝重与轻盈的强烈反差对比在杨维祯的笔下完美的融合在一起。

 

《真镜庵募缘疏》用笔生辣硬峭,变幻多姿,线条有的刚硬粗壮,有的甚至用笔肚横扫,惊人心魄,势如千钧; 有的细弱游丝,既如钢丝缠绕,充满弹性张力,然又使转灵动。


图片

《真镜庵募缘疏卷》局部


有的因速度迅捷猛厉,墨色浓重如乌云翻滚,有的又纤巧如月出风轻,浓、淡、枯、涩杂存,由此产生结字的若坐、若行、若动、若飞,随势而生,任心而出。


狂放跳荡的笔触,奇崛古怪的造型,使整幅作品的章法如散僧醉酒,乱头粗服,悲苦怒号。其捺脚更为夸张,重按轻提,狂怪而古奥。但通览全篇,生拙而不失流畅,古奥而不失新意,其创新意识,可谓千古独步!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