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电话:17600189005
邮箱:shuhua@lapsang.cn
QQ:470178387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地址:正山堂书画院
王中海

王中海,字碧山,号心斋。书法家、画家、能诗。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辽宁省楹联家协会常务理事兼书法艺术委员会副主任、沈阳故宫书画院副院长、沈阳书画院书画家(国家美术师)。大学生人文素质教材——《中国书法艺术》编委、《历代名家书唐诗三百首》编审、第二十三届中国兰亭书法节百名书法群贤代表之一。


王中海


第二届中国书法兰亭奖——艺术奖;第三届中国书法兰亭奖——艺术奖;第三届国际文化交流“赛克勒”杯中国书法竞赛金奖、第五届国际文化交流“赛克勒”杯中国书法竞赛铜奖;第二届全国楹联书法展二等奖。


作品入选第六、七届全国书法展;第六、七、八届全国中青年书法展;全国第一届扇面书法展;全国第一届行草书法展;2009壹壹道来——沈阳书画院签约书法家作品展。国画作品入选《全国中国画名家学术提名展》。作品刻入《北大荒书法长廊》、《三门峡碑林》、《六·二七惨案纪念园》。作品入藏辽宁省博物馆、沈阳故宫博物院、辽宁省文史馆、君匋艺术院等。




不懈追求 果断变法

——小记王中海

聂成文


中海学书,从师于祁毓麟先生(辽宁省书协顾问)。后又于一九九一年起参加辽宁书协举办的辽宁省临帖书法学习班的学习,向更多的师长求教。那时他二十刚出头,是临帖班比较年轻的学员,很有生气,也很投入。每次学习总是静静地参与,默默地思考,不声不响地钻研。他以米芾为宗,对《蜀素帖》和米芾的手札,下了相当扎实的功夫。不太长的时间,便掌握了米字的风神特点,写得颇是得心应手。既轻松自然,又含和文雅,连连在全国和辽宁的一些大展中获得佳绩。记得在第三届赛克勒书法大赛中,他创作的一幅行书斗方,字幅不大,却写得相当有韵致,有味道,古法新趣,深得评委们好评,一举获得了金奖。这个时期,可以说是中海的收获之期,闪光之期。



正山堂书画院


中海并没有停步,而是又进行了新的追求和探索,毅然写起了王铎,一改温和的笔路,变为激昂奔放的写法。起初写的并不如意,并不顺手。拿他自己的话说,“很别扭,总是找不到感觉”。放则易平,奔则难收,顾此而失彼。很多朋友曾劝他慎变,可他矢志不改,依然笔耕不止。他不断总结,不断调整,又从吴昌硕的行书中汲取了新的营养,得到了新的启示。这样坚持了数载,终于使这种写法由生到熟,有了模样,有了底数,并且渐入了佳境。在全国第二届兰亭奖书法展中,他的行草书册页潇洒流走,真率而生动,顺利入选,尝到了变法给他带来的新的成功与喜悦。


正山堂书画院


正山堂书画院


正山堂书画院


现在,中海仍旧在这条路上追求着,探索着,力求不断升华,写出更新更高的境界。中海的抱负不会落空,定会有更大的收益,我们期待着。


(聂成文现任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书协草书委员会主任,中国书法培训中心教授,辽宁省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辽宁省文联副主席。)




苕秀颖发 沾溉无穷

——王中海《心斋心语集》序

宫宝安


结识王中海得益于我的老哥,著名书法家祁毓麟先生,那是在新世纪之初的一个偶然机会,在他的组织和倡导下,大约有二十几位书法家和书法爱好者参加了在辽宁省作家协会举办的诗词讲座,我任主讲教师。老实说,那时的王中海,给我的印象并不深。我私忖,无论就书名还是诗名,他应均不算佼佼者,书名只是主观印象,诗名则为实践感知,即由多次评点学员习作而来。不期,后来经过几次接触,印象大为改观。尤其是这次中海意欲结集展示个人成果,拿来了厚厚的作品稿,其中不仅有丰厚的诗词、楹联作品,还有书画作品清样,更有那足以说明问题的个人艺术传略,我方大为惊异,真个是士别三日,不得不刮目相看。


王中海书法


王中海美术作品


我于画道,几为门外汉,至于书道,虽有涉及,但远非专家,故而不敢说三道四,妄加恣议,但于国学,尤其是传统文化中诸如诗词楹联一道,则似可自诩为专家了。中海嘱为吹埙,他我心自契合,我岂能不絮叨一番,或可略为中海大作耀彩增光一、二呢!


福建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正山茶业有限公司


通览全篇,一个诗书画俱佳的小才子形象跃然纸上,令我吃惊不小。论起通贯全才,史上其人当属凤毛麟角,寥寥无几。唐代郑虔,与杜甫交谊甚厚,被唐玄宗允为“三绝才”,成为历史上唯一被帝王正式认可和尊崇的才子。宋代苏轼是“四绝才”,因其文章亦好生了得,文名几掩过诗书画名。至若明代徐渭,则可称为“五绝才”了。徐渭才华横溢,在诗文、戏剧、书画诸方面都卓然成家,其戏剧造诣和成就更是在史上书画家中特立独行,一帜独标。但由于时势所限,那时的戏剧只被认为里巷之艺,难以作为正式文学作品堂而皇之地登堂入室,故而徐本人看重的是诗文书画,曾自谓:“吾书第一,诗次之,文次之,画又次之”,以此绳之,中海则似颇具小徐风范,此点集中诸多作品可见端倪,这也正是我大喜过望之处。


正山堂茶业



正山堂书画院


言志缘情,乃诗之两大机能,前者出自《尚书·尧典》,后者由魏晋陆机首倡,传统的诗家将前者置于正统地位,后者则沦为附庸,但近现代以来,两者逐步从“对台戏”而发展成“连台本戏”,现代学者周作人,曾从文字训诂的角度,来论证“缘情”与“言志”本来是一回事,如《毛诗序》就说:“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两者表现出了传统诗人的双重人格,最终却无不殊途同归,趋于统一,唯其统一,才构成了一首诗的骨架,才见出一个诗人的“庐山真面目”。


正山堂金骏眉


正山堂书画院


中海为诗虽时间不长,却能大举展进,收益多多,何也?与其说是他黾勉殷勤,大下苦功,莫若说主要是得益于他与生俱来的通灵天性。把玩品评全集,我还是被其中几首作品深深地打动了。说来也巧,几首作品竟然风格体式各异,形式上既有五、七言律绝,也有长歌古风,内涵上,恰如王梅芳先生所言:“李白的潇洒浪漫,杜甫的苍凉沉郁,李贺的奇峭瑰丽”,俊逸丰神,尽括笔下。一首《七绝·癸未春日偶拾》:“三月未融二月冰,佳人莺语漾春风。谁家童子相追逐,湖上戏鸢一老翁”,韵味醇浓,首句借押,宋人风骨,婉然悦目。还有两首七绝,可资比较评析,其一为《感遇》:“织女闺中犹待嫁,壮夫鬓角已先斑。平生只写竹一个,意气直须笔下看”,其二为《画藤》:“画树青藤聊赠君,风飞花散墨痕洇。持刀欲割新缠绕,叵耐相思痛到心”,前者使气抒怀,雄浑壮阔,尾句气势夺人,极有斤两,当归“豪放”之属;后者却又绮丽纤媚,极尽缠绵,亦是尾句着力,呈特强的艺术魅力,适可归于“婉约”之列。两种截然不同风格之作,到了中海笔下,竟也能纯然老道,驾轻就熟,几成老手斫轮,实实令人叹服。再来看两首律诗,一首是《五律·蒲石河》:“早闻风景好,蒲石我称奇。稠雾蒸红叶,清泉荡绿漪。挂峰飞瀑落,栖树杜鹃啼。最是撩人处,林田共戏溪”,全诗写景状物,极尽描摹,一幅大美尽妙的蒲石河风景画赫然铺开,給人以极大的美感和无尽的遐思。诗中几个动形活化字运用的甚好,尤其尾联起句一个“撩”字,堪称“诗眼”,正所谓“一字之奇,足可千古注目”,顿使读者生出立欲亲往,一睹为快之欲念。如果说这是一首颇富早唐神韵之作,那么《七律·书愤》却又沾溉前贤灵气,属典型的盛,晚唐遗风之作。两诗通而读之,确知中海读了不少古诗名篇,从中汲取了大量的丰富的养料,滋养生成壮大自己。颔、颈二联尤妙,颔联起句一个“挑”字,精当传神,不可替代,颈联“意外新官三把火,惯看酷吏一牌楼”,喻世醒人,堪称警句,几可传世。这里还需提到一点,即旧体诗中的平仄两读两用字,中海拿捏甚准,运用得当,全篇此类甚伙,亦足证其功力不凡,始信当年求学未枉费功夫。一首《七古·礼花》可谓诗鬼衣钵,小李裙带,堪称佳构杰制之上品力作,允为全篇压卷,亦不为过。作者“风骨”、“意境”、“妙悟”各法齐臻,尤其“妙悟”一法,得以充分展现,严羽认为作诗的奥妙在于一个“悟”字,辅以一个“妙”字,两者缺一不可,只有“妙悟”,才能“不涉理路,不落言筌”,才能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境界。他用了许多比喻,来描述这种妙境:“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如果将“妙悟”翻译成现代术语,那就是形象思维。中海此诗充分大胆地运用了形象思维之法,竟然把个小小的礼花渲染、烘托、夸大到了极致,没有偌大笔力,又岂能为之?全篇七言二十二句,几乎句句神出仙没,太虚幻境,不食人间烟火,读之令人咋舌。意蕴内涵上具有如此张力,这已然难能可贵,外在形式上,尤其是在用韵上,却又纵捭横阖,烂漫纷披,汪洋恣肆,率意而为。错落押上平仄两韵,真个是不拘成法,拟古而不泥古,既有仄起平收句,又有平起仄收句,间杂以平起平收和仄起仄收句,这样错落通押,致令全篇读来竟无一点拗涩之感,反觉音韵铿锵,回环有致,读来琅琅上口,实足令人咀味。


正山堂书画院



正山堂


大抵善诗者,必能联。集中选联不多,却也见出功力。“思无挂碍开新境,意到冲和畅古风”,此联骨峻格高,颇具大家风范。“半世修身兰一握,独行问道幸三生”,作者自况,述怀明迹,亦算警当。


洋洋洒洒,多为溢美谀辞,如果想挑点瑕疵的话,当有以下两点,首先,除炼意外,炼字炼句的功夫,尚需大力加强,篇中诸多作品细节处理尚欠火候,须知雕琢推敲之力,非下苦功不可。其次,篇中诸体俱备,唯缺词,亦属憾失,我想以中海笔力,试着填点小令,甚或中调词,不会是什么难事,不知中海意下如何?


正山堂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辽宁书坛在聂成文先生大力倡导和带动下,在加强书家书学修养和功力的同时,全面加强丰赡书家学养的构想被提了出来,由于聂先生身体力行,呼风唤雨,加之祁毓麟、吴振学、董文、李仲元诸先生大力辅佐,推波助澜,于是乎此举在辽宁书坛大张旗鼓,蔚然成风,这才有了辽宁书坛老中青几代人连蹁接踵,在全国书展、书赛上屡屡入选、获奖甚而大奖,这才使得辽宁起步即为书法大省,进而很快跃居并且几十年稳居强省之列。不妨说,辽宁书坛的辉煌业绩,确乎与上述所论有一定关联。回过头来再看,史上举凡大书法家,无一不是大学问家,换言之,书画倘不以学问作基点支架,即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毫无生命力可言。远的不说,就拿近现代来说,康有为、于右任如此,林散之、沙孟海、启功亦然。这方面最明显的例证,便是当代书法大师,我们无限尊崇的先贤先师公卓沈老延毅先生,先生不独为书坛巨擘,更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才子,只不过由于其自身探求努力不够,加之地域所限诸多因素影响所致,书名不畅的同时,才名也几乎完全被书名所掩。但是,我们完全可以相信有这样一杆大旗,风风猎猎,引导在前,我辈紧紧跟上,薪火传承,何愁诗书不旺,大业不兴。中海信为此行列中颖达之士,倘快马加鞭,奋力争趱,假以时日,庶几可成领军人物,我殷切地瞩望着……


有感而发,激情所至,恰如泉水,涓涓汩汩自然流淌而已。


权充序。


胶东山人 宫宝安

时在庚寅二月中浣于沈水萤雪庐寓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