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电话:17600189005
邮箱:shuhua@lapsang.cn
QQ:470178387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地址:正山堂书画院
“正山堂杯”全国首届茶文化楹联书画作品展推介——杨东平
发布时间:2015-8-25     来源:本站     作者:正山堂书画院     浏览:1472

正山堂书画院 杨东平

杨东平,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福建省画院学术部主任。曾出版两本个人专集,作品数十次入选中国美协主办的大型画展并多次获奖,其中:《闽山情》和《闽山闽水》分别获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2006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和“2007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最高奖;《永远的武夷》获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全国小幅工笔重彩作品展”最高奖。


作品赏析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杨东平
 


中国画笔墨之我见

杨东平


自从上世纪初西学东渐,国人探头看到了西方的先进而知自己的落后,致使自惭自愧,好像一切都得向人家学,认为中国什么都不行。中国画的遭遇也不例外,在“恨铁不成钢”的心理驱使下,有在倒掉洗澡水的同时把孩子也泼出去了的现象,有人穷志短的失落感。


时至今日似乎没有时新就不是中国画,不弄些花样就有没跟上时代的感觉。一幅新的中国画和一幅好的中国画相比,或许“好”的就不如“新”的。八十年代初刘国松先生用特制的纸,用撕去纸筋的办法造出一种类似冰纹的肌理效果,看上去比用笔画出来的皴更自然随意,更有偶尔成文的效果,以表达肌理为目的,就是这种手法代替了几千来年的中国的笔墨。一时间掀起一场“革毛笔的命”的浪潮,故使画坛“做”画的风气有增无减。有的先揉皱纸再作画,有的先局部染印后作画,还有的甚至在作画的同时从墨与色中添加化学成分,如肥皂粉什么的。总之愈猎奇愈见高深,离开中国的笔墨越远越显卓越。


中国自从有毛笔诞生以来,书画作品日臻完善,晚周帛画可见一斑,画面中的人物祈祷正义战胜邪恶,已经形神兼备,笔墨技巧已具风标。发展到东晋更提升为理论,谢赫“六法”中其二“骨法用笔”提到何等重要的地步,他称赞笔力佳者“笔迹超越,亦有奇观”,批评笔力差者为“笔迹轻羸”。卫夫人《笔阵图》有这样的几句话:“善笔力者多骨,不善笔力者多肉,多骨微肉者谓之筋出,多肉微骨者谓之墨猪;多为丰筋者圣,无力无筋者病。”前人在笔力的审美地位上如此着力宣扬,尤见崇尚笔力之重要性。所以后世的作者无不遵循着传统的足迹走了过来。“始知丹青笔,能夺造化功”,没有笔墨怎能勾画出图画来,而且中国人向来追求有意识的线条,因而有论之笔墨修养,作画外之功。八大山人的作品寥寥数笔,无不凝聚着他的精神修养而发泄于笔端。石涛“一画论”既是笔道──线条,“亿万万笔墨,未有不始于此而终于此。墨非蒙养不灵,而不解生活之神,是有墨无笔也。能受生活之神,而不变蒙养之灵,是有笔无墨也。”笔与墨的交融神会说得更加至理。由于笔法在赋形上有极为重要的作用,画家要为万象有殊、变化无穷的自然景物作“饰”必须有“尽其灵而足其神”的笔墨法。


历史的画卷中镶嵌了多少画家的画幅?从顾恺之到吴昌硕、任伯年、齐白石、黄宾虹、潘天寿,他们在各自的历史时期代表了自己也代表了历史,可是他们各自都秉承了中国的笔墨,所不同的是他们的修养与意识,都“尽其灵而足其神”。诚然,中国的笔墨滋养了中国的无数画家,他们无怨无悔默默地实践与创造,将中国画放射出奇光异彩,终使中华美术独立于世界艺术之林。


康熙年间意大利传教士郎世宁,被招为宫廷画家,他不谙中国笔墨,固然写实功夫到家,但他的作品难以与中国画家比肩。他没有学到中国画的笔墨精髓,邯郸学步,从而也难以在意大利画坛争得一席之地。历史的经验告诉今天的人们,中国人若以西画技巧来代替中国的笔墨,以创新来掩盖笔墨,郎世宁就是前车之鉴。而任伯年先生吸收并消化了西洋技巧,能以中国画的笔墨为根基,却绽放出一朵绚丽的仙葩。这不能不引起今人的深思。


近年美籍华人画家陈丹青,在他的《速写》集的前言中曾调侃地说:“就像风格、形式、现代感、世界性之类说法在今天的中国绘画中被夸大一样。”由此观之,彼岸的人看到了中国画在几个方面都被夸大了,国人能不引起警惕和不安吗?或许局内人还庆幸这才是成功之处,有识之士应在其背后猛击一掌,“旁观者清,当局者迷”,迷途知返回到中国的现实中来。姑且不论“只有民族性,才有世界性”的说法。就以“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而言,中国人舍弃中国人自身的传统,却缘木求鱼,岂不数典忘祖。


急功近利与惰性的人,最好能多多地收入而少少地付出、而历史是无情的,老天亦是有眼的,那些不能沉下心来,不能甘于寂寞的人,竟虚妄自大,只是过眼烟云,以侥幸的心理去登攀画坛的人,只是自欺欺人。回首历史百年中有几位独领风骚的人物,却都是“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矢志不渝方能成器,“行百里者半九十”,古之人不我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