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电话:17600189005
邮箱:shuhua@lapsang.cn
QQ:470178387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地址:正山堂书画院
“松风流水天然调,抱得琴来不用弹”——怀素《小草千字文》
发布时间:2023-1-5     来源:本站     作者:admin1     浏览:235





明代王世贞评说:“素师诸帖皆遒瘦而露骨,此书独匀稳清熟,妙不可言。

于右任先生跋文赞曰:“素师晚年最佳之作。可谓‘松风流水天然调,抱得琴来不用弹’意境似之。”





图片


图片

怀素《小草千字文》全卷




《小草千字文》,绢本草书,纵28.6厘米,横278.6厘米,台湾兰千山馆藏,现寄存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此本为怀素晚年(贞元十五年,公元799年)所书,人誉为一字值千金,遂被称为“千金帖”


怀素中年以后患有风废之疾,对笔的驾驭能力有所下降。其书风从骤雨旋风转向古雅平淡,笔致更显苍劲浑朴。通篇字与字不相连属,不颠不狂,不急不躁,气调尤为清逸,毫无矫饰之态,有天然自成之妙,故历来为书林所重。


怀素23岁师从张旭嫡传弟子邬彤。据唐代茶圣陆羽《僧怀素传》记载:“彤谓怀素曰:‘草书古势多矣,惟太宗以献之书如凌冬枯树,寒寂劲硬,不置枝叶。’张旭长史又尝私谓彤曰:‘孤蓬自振,惊沙坐飞,余师而为书,故得奇怪。’凡草圣尽如此。”怀素得到如此深刻的指点,起初不复应对,顿有所悟后则连叫数声:“得之矣。”惊喜之状,跃然纸上。





图片

怀素《小草千字文》局部




怀素的狂、新、奇体现了怀素狂草的变革性,在书写状态节奏上,结构处理上,笔墨上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最大限度地突破传统观念上的“示简易之旨,非圣人之业”,实现了草书艺术的独立与自觉。


怀素狂草的变革性毋庸置疑,他在笔法、墨法、章法等方面都有创新发展,大大增强了作品表现力和视觉冲击力。黄庭坚、董其昌等草书大家无不受其影响。


从书体上来讲,怀素是狂草书体的又一高峰,将连绵的笔势,疾风骤雨的节奏,癫狂的创作状态,把所有狂草的特征发挥到新的境界,拓展了狂草的表现能力。




图片

怀素《小草千字文》局部




狂草自发轫之初,始终属于小众群体的自娱自乐,是赵壹所言的趋急速示简易,而非圣人之业,纵有杜度、崔瑗等为先导,此类狂草亦是寻常之人不能驾驭的。后有献之,再有张旭,狂草一脉才日渐为人称道。


中唐的狂草书风的思潮更是由怀素而起,奠定了狂草与禅的关系,草书僧群体也从此崛起。草书一体自唐朝起成为书体中最具性情、最具感染力的。

从笔法演变上来讲,唐代处在以绞转为主的魏晋古法向着重提按中锋的唐人笔法变革的关键点上。其变革性还体现在虽然私淑张旭,并未亦步亦趋,而是以狂继颠。张旭流连于笔酣墨饱行笔提按线条的变幻中,中锋侧锋并用,用笔的角度与笔锋运动更是神鬼莫测。




图片

怀素《小草千字文》局部




而怀素放弃笔锋翻转变化,屏气凝神保持中锋用笔带来长线条的枯湿浓淡的细腻质感,点画处又见提按跳跃沉着痛快。从而在疾速中幻化出空灵肃穆的释迦摩尼的禅意,与张旭的气质完全不同。


这种对中锋对枯笔的迷恋以及瘦硬圆健的风格无论是怀素中年的《自叙帖》还是晚年的《小草千字文》都有体现。


而《圣母帖》则圆浑古朴的章草意味又令世人耳目一新。纵观怀素一生,虽然少有书名而怀素却未一味墨守陈规,而在探索笔法的路途上跋涉前行,直至晚年归乡也没有停下探索的脚步,年过花甲所作《小草千字文》得窥怀素晚年书风与状态,人书俱老莫过于此。




图片

怀素《小草千字文》局部




任华《怀素上人草书歌》“狂僧前日动京华……狂僧狂僧尔虽有绝艺,犹当假良媒。”此种人物性格,对其狂草书风的形成具有主导作用。怀素的狂草创作主要集中在早年零陵乡里以及游历在外的中年,有大量诗歌为证,怀素自称其为“颠逸”“颠草”


此种风格是怀素书风中最令人瞩目且创作时间持续最长的一种,代表作首推《自叙帖》。怀素在《论书帖》中说“今为颠逸,全胜往年”,可见其在狂草上一直不断地寻求新的面貌并非墨守,而且怀素的狂草除却《自叙帖》中锋圆转的一路,必然有献之一类洒脱典雅、张旭一类跌宕奇诡、颜真卿一类厚重雄浑……





图片

怀素《小草千字文》局部




在行草书上,我们所见刻帖摹本有《藏真帖》、《食鱼帖》、《桑林帖》、《苦笋帖》、《贫道帖》、《论书帖》、《圣母帖》、《小草千字文》。可见怀素善学与其多面风格。
而晚年《小草千字文》平淡简静,仅此一篇便足以在小草这一书体发展史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了,同时更是颠覆其狂僧形象令人刮目相看,所以将怀素书风以一“狂”字以蔽之的评价是单薄的片面的。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