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公鼎》笔法灵动自然,结体谨严,长短适宜,拓本虽呈曲势,但通篇婉转流畅,气势榜礴,别有神采风韵,充分体现出其高超的形式美感和极高的艺术价值,不愧被称为金文之典范。自清代以来,如何绍基、李瑞清、罗振玉、容庚、黄宾虹、等一大批书法家得益于《毛公鼎》。
李瑞清曾言:“《毛公鼎》为周庙堂文字,其文则《尚书》也。学书不学《毛公鼎》,犹儒生不读《尚书》也。”
毛公鼎
毛公鼎,铸造于西周晚期宣王时,清代道光年间,出土于陕西省岐山县,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毛公鼎器型巨大,鼎上两直耳相对而立,鼎腹部颇深,为半球形状,底部三足。以兽蹄形态而铸,其纹饰简洁古朴,同时整体风格又透露着庄重典雅,因作此鼎者名为毛公,故命名为“毛公鼎”。
鼎内铭文分布于内壁两侧,保存相对完整,铭文32行,共497字,是现存青铜铭文中最长的一篇。
《毛公鼎》铭文拓片、《毛公鼎》全形拓
其内容大意是周王为中兴,割除积弊,委任忠臣毛公,要他尽肱骨之力辅助周王,以免西周遭丧国之祸,并赐予大量器物,毛公为答谢周王,特铸此鼎,并差人撰文记录此事,将此文铸于鼎内,以作纪念。
全文文辞精妙,义意深奥。该铭文既是西周散文的代表作,也是西周时期的真实史料,是研究西周历史珍贵的文献。
《毛公鼎》每行除起始四五字较为方正端整外,下行至鼎的圆弧角度较大之处,其铭文字形便随着鼎身圆弧的面进行斜偏发生歪曲。这是由于鼎腹部弧度较大,所以线条多弯曲。
《毛公鼎》鼎内铭文
《毛公鼎》为金文,书体由甲骨文演变而来,与甲骨文相比,整体显得更规范,笔画结构之间均匀整齐;但与后期小篆对比,它的笔画结构富有变化性,其偏旁部首会依据左右上下字的不同而变化重叠,在很大的程度上还允许长短不一、正欹颠倒、疏密之差、大小不一等出现。纵势结体,笔画伸张有度,高雅秀劲。
《毛公鼎》中的独体字并非如小篆一般对称平衡,常常破环对称的结构,虽典雅庄重,但结字欹侧多姿。同时,重复出现的独体字在《毛公鼎》中结构也各有侧重,注重变化区分,并不机械,面貌各有特色。
左右结构的字,大多外放内收,虽然有许多重复相同的字出现,但重复字结构的处理大部分是不相同的,根据所处上下文位置不同来进行相应的变化,同时也是通过左右笔画的穿插和相互避让,形成不同的正欹势态,顾盼生姿。包围结构的字,其变化与字形、结构有关,通过左顾右盼的空间关系随势而就。
《毛公鼎》的用笔极具变化性,同时又不显杂乱,起笔之中轻、重相互交替,运笔时转时折,收笔有尖有圆,字与字甚至笔画与笔画之间都有轻重粗细之变。简单来说《毛公鼎》的笔画主要由“点画”、“直画”和“曲画”组成。
《毛公鼎》铭文拓片局部
《毛公鼎》中的点画出现并不多,但大多沉稳厚重。《毛公鼎》中直画以横竖居多,但并不是所有横竖笔画都以直线形态出现。其中的横线大多重心偏移,倾斜居多,线条平稳抖动性弱,中间行笔处大多粗细变化不明显;竖线大多垂直,逆锋入笔,与字内其他笔画相比略粗。也有一部分竖画在整体直立的基础上略加弧度,或收笔处弧度增加,增加一丝灵动之感。
《毛公鼎》中曲画最为广泛,或为半圆,或略偏方,增加曲线的同时粗细变化也附应其中。粗细相对均匀,行笔流畅,一般一笔或两笔完成,搭接自然,粗细变化不甚明显,形似圆形的一段截线;
也有方圆兼济,大多出现在横折,或横竖笔画相遇搭接中,整体呈方折势态,搭接处以小角度的圆弧衔接过渡;更有无规则弯曲的曲线,或方向一致,或多角度弯曲的同时一段线内粗细变化明显,同时一个字中有多个不规则线条的出现。对于空间进行了安排,多线条也并不相同,面貌丰富。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