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电话:17600189005
邮箱:shuhua@lapsang.cn
QQ:470178387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地址:正山堂书画院
王鹏辉—“正山堂杯”全国第三届茶文化书法展作者推介
发布时间:2018-6-16     来源:本站     作者:正山堂书画院     浏览:1447


王鹏辉,又名王熹,别署伍十三、三牛等,1992年生,甘肃天水人,2016年书法专业本科毕业,获文学学士学位。



王鹏辉书法点评

刘光


王鹏辉是去年从书法专业毕业的,走上工作岗位差不多刚满一年。这一年里我们有很多的接触和碰撞,从他身上,我也仿佛看到了刚毕业时的自己——既是迷茫的,又是怀着满腔热情和期待的,既是忙乱的,却又是处在不断理出自己学业、工作头绪的过程中的。所以这篇小文既是要简单谈谈我对他、他的作品的看法,更多则是通过文字这样的方式,和他以及关心他的朋友们谈谈心。


草书 古诗一首  68cm×68cm  纸本 2017年


每一个刚刚从书法专业毕业的学生或多或少都有过这样的思考:我学的知识够用吗?我和社会脱节吗?我的审美狭隘吗?我的潜力还大吗?我目前的风格需要兼顾大众吗?我的作品可以得到市场的认可吗……据我的观察,可能有一大半以上的书法专业的毕业生转行去做别的了,能够从事相关的工作并继续保持学习、进步的状态的,恐怕并不是很多。鹏辉也一定经历过这样的思考,在他的创作中,我时常可以看到不同的状态。从他刚毕业的时候到现在,不管是审美上还是技法上,都是有很多调整的。


草书 心无坐有联  70cm×10cm×2 纸本 2017年


书法专业的教学不是万能的,并不是经历过专业的教学就可以成为书法家,但系统的理论学习和技法学习确实是重要的基础。单从技法上说,院校的教育确实有明显的优势,但是也容易造成学生对自我内心、自己体验的疏忽。我也曾经看到大量的知名院校书法专业毕业生毕业多年后仍在“吃老本”,说到底,还是因为自己的进取心不够,文化修养跟不上,缺少自觉的追求。而越是这样的人,越爱“端着”,慢慢变成恶性循环,最终只能画地为牢,把自己束缚起来。但是从鹏辉身上,我感受到了他的谦诚。这一年里,他在自己的工作平台上不断学习,认识了新的师友,听取了不少建议,也读过一些好书、好文章,提升了自己判断的能力和思考的深度。他虽然不是很爱写文章,但是他经常和我聊聊他某个阶段的思考。从审美认知到技法表现的区间,他一直在拓展、反思、否定、肯定着自己。所以鹏辉给我的印象是坚持思考不松懈、广泛请益不封闭,这是他进步的基础。


行书 动一但千联  70cm×10cm×2 纸本 2017年


鹏辉在读书的时候,主要是以行楷书和行草书见长,“入学初识门庭,毕业非同学成”,其实机智的学生,往往会在毕业后延续自己的学习和思考,而非另起炉灶。鹏辉扎根在“二王”、米芾等,毕业之后更是坚定,有时候还能很好地表现出书写时的状态,这说明他已经非常注意到避免由“重技”而导致的“害意”。他有时技法平淡一些,略近李建中的调子;有时参用磔笔,用击石波糅进章草的趣味;有时强化连贯顿挫,借用米芾的痛快与癫狂。从章法上看,他也很有想法,钤印、留白都处理得很协调,特别是一些平尺小品。

鹏辉对篆刻也颇为用心。特别是最近一段时间,可能是和近期刻印的量有关系,于是他走刀更为稳健、痛快了。当然,我对他的朱文印更喜欢,因为我能明显感受到他希望赋予线条(笔画)更多的内容,从而使作品更丰富、更有力感。但我还是建议他在字的结构上多做考虑。


行书 老鹤游鱼联   68cm×13cm×2 纸本 2017年


鹏辉也非常乐于助人,有组织能力。他在自己的工作平台上,已经组织了不少商业或者非商业的活动,帮助过许多写字画画的朋友。作为他的老大哥,我非常希望鹏辉能够继续坚持学习,做好工作,我也会和大家一样,继续关注他,帮助他。当然我更希望通过这样的推介让他获得更为直接的认可和帮助,毕竟在北京,衣食住行种种开销,对于一个刚毕业没太久的学生来说,或许会牵扯精力。


行书 临王献之中秋帖 30cm×17cm 纸本 2017年


以上都是朋友间谈心的大白话,似乎没有把鹏辉作品中的闪光点都点透。我不善于夸人,这些琐碎的文字的确是基于我对鹏辉的了解,没有刻意拔高。希望更多的朋友用眼睛、用心去读鹏辉的书法,关心他在书法学习上取得的进步。


(刘光,现为《中国书画》杂志编辑、京师印社理事、《中国书画》书画院院务委员等。2012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书法系,获硕士学位,2009年曾获汉语言文学专业双学士学位。)


行书 天河轻烟联   68cm×30cm×2 纸本 2017年


楷书 吾乃尔为联   68cm×13cm×2 纸本 2017年


楷书 写字 34cm×24cm 纸本 201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