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电话:17600189005
邮箱:shuhua@lapsang.cn
QQ:470178387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地址:正山堂书画院
周志林—“正山堂杯”全国第三届茶文化书画展作者推介
发布时间:2018-6-15     来源:本站     作者:正山堂书画院     浏览:1522


周志林,字义之,别署泓元,斋号鸿道轩,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国舒同书法研究会会员,江右印社社员,北兰亭创始会员,“沈门七子”书法专修班学员,抚州市东乡区书法家协会主席。

 


作品入展获奖

 

第二、三届“临川之笔”全国书法作品展

江西省首届篆刻现代刻字展三等奖

“品质东乡”全国书法篆刻大赛优秀奖

第六届中国·临沂书法艺术节书法作品展

“孔子艺术奖”全国书法篆刻作品展

全国“王安石奖”书法作品展

江西省第四届楹联作品展二等奖

首届“黄庭坚奖”书法大展

首届“沈商文化杯”全国书画作品展

“文化中国·森茂杯”全国优秀书法作品展

“正山堂杯"全国第三届茶文化书画作品展

首届“凤凰杯"全国书法作品展

入选《书法》杂志2017中国书坛中青年百强榜



十年磨一剑

我看周志林其人其书

傅德锋

 

我和江西的周志林先生相识源自于他本人创办的“中国网络书画论坛”。他这个论坛办得非常好,功能齐全,人气颇旺,在书坛上已经产生了一定影响力。事实上,在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的当下,无论是一家网站还是一个书家,如果缺乏一定的实力,想在社会上拥有一席之地,那实在是不可想象的。而周志林不仅将他的书法网站越办越好,还在书法上不断取得好成绩,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好评。由此也可看出他的敬业之心和做事的能力。


周志林  王安石诗三首

作品尺寸  180×97cm


一个人要想在社会上立足,除了必须真诚付出之外,还需讲求一定的策略。人在一生当中不一定要做好很多事情,但凡能在一两件事情上有所作为,就会在一定范围内得到社会的认可。周志林热衷于办网站、学书法,二者互相结合,广结善缘,以书会友,齐头并进,取长补短,吐故纳新,成就自我,正是他的真诚付出和智慧处世的体现。

周志林自幼喜好书法,十二岁即能为乡邻书写春联。学生时代,便是班里乃至学校的一把好手,办板报、出校刊,样样拿手,深受老师和同学好评。正是因为这样的缘由,他在文字和书法两方面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他走上社会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学习书法,光靠自己摸索是远远不够的,不仅需要有良师点拨,还需要有同道交流。良师之点拨,往往会如同醍醐灌顶,使人顿悟,少走弯路;而同道之交流,则可互相砥砺,互通有无。通过创办和经营书画网站,他结识了很多全国各地的良师益友,在聚集网站人气的同时,也得到了很多名家的指点和同道们的支持,书法上也日新月异,不断突破自我。从他提供的资料来看,我感觉他学习书法的路子很宽也很纯正,真行草隶篆,五体并举,多管齐下,且均有不俗之表现,实属难能可贵。


周志林  王安石诗《乌江亭》

作品尺寸  180x48cm


下面,我对他的诸体书法一一做些分析和评价:

周志林所写大篆,将甲骨文和金文互相融合,不仅注重金石气息的体现,也注重书写情趣的表达。用笔一丝不苟,藏露相间,徐疾相发,重而不滞,轻而不浮,既有刀锲铸造之感,又富有笔墨情趣。结体避免程式化,长短、阔窄、大小,随即生发,一任自然。章法和谐,疏密得体,将大篆的那种远古而神秘之感以自己的理解,做了尽可能淋漓尽致的表达。上次在陕西宝鸡青铜器博物馆看到《石鼓文》《毛公鼎》《大盂铭》《散氏盘》《虢季子白盘》等复制品,虽非原件,然由于制作工艺精湛,依然使人能领略到浓浓的金石气息和古文字的玄妙。周志林虽以魏楷和行草书见长,但其大篆创作能达到目前这个水平,实属不易。

周志林隶书出自于《张迁碑》《乙瑛碑》《华山碑《石门颂》等经典汉隶,用笔洒脱而有所节制,结体端庄而富于变化,避开时风,远离低俗,尽可能体现汉隶原有的那种浑厚与朴拙。他没有刻意求新求变,而是在遵循经典汉隶之笔法与结体的同时,适当借鉴当代名家的一些表现手法,加进自己的审美意识,体现一种端严浑厚、拙朴灵动的艺术效果。完全有别于当下那些扭捏作态、亦步亦趋者。在他的笔下,使观者能够感受到那种雍正典雅的正大气象,因此,其隶书便具备了一种不俗的品格。


周志林  父爱母恩联

作品尺寸  136x68cm


周志林作楷偏向于魏碑,从其作品看得出来,他对《张黑女》《张猛龙》以及《龙门二十品》等魏碑经典用功匪浅。尤其对《石婉墓志》下过很大功夫。观其所作,用笔果敢,点画有截金断玉之感,且能刚中带柔,行笔之中富有变化,厚重而不肥硕,端庄而不板滞,泯灭刀斧之圭角,而呈现自然书写的笔触感,这正是其对“透过刀锋看笔锋”的正确理解之后的表现。尤其是其小行楷,能将魏碑与二王楷行相结合,奇正相生,刚柔相济,轻与重、开与合、疏与密、虚与实等各种矛盾巧妙结合,对立统一,收到了良好的艺术效果,从中可以见出他通变化合之能力。当下魏楷创作有两种倾向,一种是走向程式化,千字一同,了无生趣,是馆阁体、台阁体之翻版,不足贵也;一种是刻意求变,诸体杂糅,搔首弄姿,花里胡哨,有小家之气,无正大气象。周志林能不为时风所惑,从古人那里修炼自身,从而提升自我之品位,值得称许。

 


周志林  林逋语录

作品尺寸  68x68cm


周志林所尤为擅长者当属行草书,这源于他对王羲之《兰亭集序》《圣教序》《孔侍中帖》《忧悬帖》《得示帖》《快雪时晴帖》《频有哀祸帖》《远宦帖》《丧乱帖》《十七帖》等进行过深入系统的临摹学习。王羲之作为魏晋书风之代表,其书平和、简淡,“不激不厉而风规自远”,其后帖学一脉历代大家无不受其影响。当下书坛,三十多年以来,在经历了各种探索之后,再度回归二王,充分说明了二王书法的品位之高、技术之精。然凡事有一利必有一弊,当人们在一片回归二王的叫喊声中形成一种趋之若鹜万人空巷的局面之时,事实上又从另外一个方面将“二王”庸俗化了。书坛“伪二王”成风,且大多以能从技术上靠近二王为能事,却不知“二王”之本质精神在于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一味拘泥于前人,互相因袭,面目雷同,技术无处不在,而“道”却荡然无存,这无异与二王精神背道而驰。事实上,这并非是二王之错,实乃当下书人理解偏颇所致也。要创新,不仅要学习二王,还要大学特学,但关键在于如何去学。善学者,能以最大的勇气打进去,也能以最大的勇气打出来;而不善学者,则局促于古人辕下,亦步亦趋、邯郸学步,终为书奴矣!



周志林  花木琴书联

作品尺寸  136x68cm


周志林对此具有清醒的认识,因此他能碑帖结合,五体生发,在夹缝中求生存,在时风中谋发展。他对王羲之诸帖的精打细磨,不仅是为了掌握其精湛的笔法和结体,更是为了悉心领会其精神实质。因此,他的行草书不仅具备魏晋人之气息,还在寻求逐渐树立一种魏晋品格。所作点画精到,结体多变,行气畅达,章法完美,墨色自然,可读性强。他的草书,在二王基础上,还适当参合唐人、宋人和明人草书的一些积极因素,行气起伏跌宕,章法开张大气。

总括起来,我认为,周志林目前的书法创作已经达到了一个较高的层次。书路广而格调高,基础厚而理念新。在此前提之下,当戒骄戒躁,勇猛精进,除了在技术上继续锤炼之外,更要注重从文史哲、儒释道等方面去不断修炼自己,提升自我。因为对于他来说,成绩只属于过去,还有很多未来空间在等着他去继续开拓。从这个意义而言,无论他目前还存在什么样的不足和欠缺,我想,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一定会最终走向成熟,不断给人们呈现更多的精彩。

时2014年11月17日星期一醉墨先生于古风堂北窗下


(作者系书法家、艺术评论家、中国国家画院沈鹏书法精英班成员、全国各大权威书画报刊专栏作家、多家书法网站论坛总版主、学术主持人)


周志林  道德经选录

作品尺寸  135×35cm


周志林  王羲之《兰亭序》

作品尺寸  136x34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