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电话:17600189005
邮箱:shuhua@lapsang.cn
QQ:470178387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地址:正山堂书画院
傅绍尉——“正山堂杯”全国第二届茶文化楹联书法展作者推介
发布时间:2016-11-2     来源:本站     作者:正山堂书画院     浏览:2774

 傅绍尉,又名傅九思,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南吴门书社社员,中国致公党党员,广西青年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柳州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正山堂杯”全国第二届茶文化楹联书法展金骏奖得主。

 

 作品获奖:

全国第三届草书展最高奖;

首届“沈延毅奖” 全国书法作品展最高奖;

全国“王安石奖”书法作品展最高奖;

第四届中国书法兰亭奖佳作奖;

世界华侨华人美术书法展最高奖;

千年宋词全国第二届专题书法展一等奖;

西泠印社全国诗书画印大型选拔赛书法专项最高奖;

2012书法报书法海选(擂台赛)年度佳作银奖;

书法导报全国书法家秋兴八首长卷展一等奖;

“沈尹默杯”全国教师书法大赛一等奖;

第八届加拿大国际书画展金奖;

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沁园春雪》全国职工书法命题创作展一等奖;

“藏之星”全国首届网络书法大赛一等奖;

“雷迪森庄园奖” 道教经典全国书法大赛最高奖;

首届“金吴针杯”全国书法大赛一等奖;

“凯歌杯”全国书法大赛一等奖;

“朱熹杯”全国书法大赛一等奖;

“候马盟书” 全国书法大赛一等奖;

“丰庆杯” 全国书法大赛金奖;

  第二届王羲之奖最高奖;

 

师友寄语

绍尉家福建莆田,因忙于生计,人生事业皆成长于广西柳州。绍尉于笔墨颇为执着,初入习米,继而学虔礼书谱法,浸淫“二王”帖学多日后,又从藏真、山谷出。前进中的摸索,终渐显面貌。绍尉在勒勉的同时,又是一位善于深入思考的书者,他的所思所想虽然时有偏离,但他敢于打开胸怀与师友时有分享,我想,这应该是他学习书法一直保持精进的关键吧!绍尉这几年在书法上代表广西取得一系列的成绩,还被北京公益水墨基金会提名为“广西省十大青年书法家”,从内心深处为他感到高兴!但又从内心深处心生些许惆怅,笔墨世界并非一朝一夕,希望他走的坚实,走的深远。走在古人的弦上,走在现代道上,走在自我心上!——李双阳

读过傅绍尉的作品之后,阅读者会有一种精致细腻的感觉,带有江左风流的书写格调。很显然这是当代帖学强大的磁力和作者自身审美气质选择的结果。近两年他在帖学创作的体验逐渐深化,源于两个方面的力量,一是遴选了较为纯粹的王羲之笔法体系的经典,作为学习深究的取法对象。比如行书直取二王手札、楷书选择了带有很强《兰亭》意味笔法的《大字阴符经》,草书强化起笔果敢的《书谱》。这种纯化可直入王字帖学之正宗,这些笔法也直接体现在他的创作中。另一方面细察,从傅绍尉作品中可以看到他比一般的书法家更注重起笔动作的丰富性,也更强化运笔过程的书写感。这就使他的创作有了一种运笔的主要依凭。很显然傅绍尉有较为精细的控笔能力。由此绍尉也比较善于表现典雅文静的书写倾向。他也很关注书写节奏,特别是营造粗细线质的对比,形成的块面与细线的空间节律。                              ——董水荣

 

傅绍尉:以古人为师,见天下之智

宋代柳州知州赵师邈于公元1203年重修三相亭后篆刻了一块《三相亭碑记》,其曰:“龙城自有唐名贤出镇,维今数百年。绍兴初,三丞相暂住驻于水南僧寺,闲居暇日,相与游访林石佳处。因观岩石屏立,上有空洞数处,遂创茅亭二所,曰驾鹤书院,曰三相亭。时携筇挈榼,观书论诗,款洽终日不倦,因此遂成胜迹,题曰小桃源。”

如今近千年已去,三相早已作古,很多柳州人也早已忘却那年的潭中县,唯有《三相亭碑记》依然矗立在驾鹤之角,静静等待着书院的新主人。

2012年,一位携带着多项书法大奖的青年人重新开启了书院的大门,成为了重新修建后的驾鹤书院的新主人,他,就是著名青年书法家傅绍尉。

“我的真正老师是王羲之,其他的老师只是教授学习王羲之的方法,万万不能模仿他们的笔迹。”

傅绍尉8岁便随父亲学习书法,小时候也拿了不少奖,这让他对书法充满了喜爱,而后拜过七八位名师让他的技法有了飞速的提高,这当中有敖朝军、齐作声、刘文华、龙开胜、李双阳等当代名师。虽然他们风格、流派各异,但他始终坚持“二王”帖学。

在学习“二王”初期,他也迷茫过,模仿了很多后人对“二王”演绎发展的作品,一天,一位书法家点拨了他:“既然你对‘二王’如此痴情,为何不直接学习‘二王’?”他顿时茅塞顿开,从此溯源魏晋,苦习“二王”。据说,为习行书,他曾通临《兰亭序》300多遍,背下《圣教序》全文并通临50多遍;为习草书,他背下《书谱》全文并通临100多遍。

“得益于科技的飞速发展,现在你可以在网上很方便的寻找到各种范本,这在我开始学习书法的80年代根本无法想象的。”傅绍尉认为书法的学习要有名师的指导和自己的领悟,现在很多朋友在家自习书法每天写几千个字都练不好,其原因一是没有名师指导,二是没有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广涉博取。

学习书法艺术自学等于自杀,但没有悟性又是万万不可,为此书法的学习一定要跟从名师。傅绍尉在跟从名师的学习中也曾被严厉的教导过,一次,名师龙开胜点评他的作品:“死蛇挂树,线条像蚯蚓一样爬,用笔发力点没找到,字形都垮了,字和字打架了。”

他虚心接受了老师的教诲,并重新剖析古人点线之间的奥妙,技艺有了很大提高。

在他自身的努力下,终于获得了各类书法大奖,很多学生也慕名来拜师,不过对于模仿他笔迹的学生他一定会批评他们:“我教你们的是学习‘二王’的方法,而不是临摹我的笔迹。”这也是他学习书法最精华的心得。

帖学在明清被当时的政治体制和阁体书风所束缚,而当代的帖学以“二王”为主流,“二王”书法以俊逸、洒脱著称,形式上摆脱了明清阁体的禁锢,行书、楷书、草书潇洒自如,是当代最为大众接受的书法。

傅认为一个人写字要写得四平八稳只需要练两三年就行,例如清代参加科举的学子每个人都习得一手漂亮的小楷,但这样的帖学是没有灵魂与死气沉沉的。盛名之下,并无虚言,一个人之所以能名垂青史必定是经过时间考验的,“二王”书法在当代是最为雅俗共赏的门类,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以适当方法练好这个门类必定大有发展。

他虽然现在已经取得了很多成绩,但仍积极参加各类学习交流与比赛,在切磋与交流中不仅增长自己的技艺,还结交到很多良师益友。

“人肯定要有所取舍,我也是个资质平庸的人。”

在潜心探究技法之前,傅绍尉还经营着医院,现在虽然还挂着医院院长和商会副会长的名号,但是他的心思已经完全融入与古人的对话中,医院交给了职业经理人打理,应酬也尽量推掉。

早在上学期间他为了练书法就养成了不午睡的习惯,直到现在每天午间时间他仍是勤学苦练,他认为要做好一件事必定要有所侧重与取舍。

他的企业规模虽然不大,但他也认为是到了可以小富即安的阶段,在物质上无需再刻意追求什么,而精神上的追求才是他现阶段为之奋斗的目标。哲学家冯友兰在其著作《人生的境界》中,按照由低到高的顺序把各种不同的人生境界划分为四个等级——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他认为:这四种人生境界之中,自然境界、功利境界的人,是人现在就是的人;道德境界、天地境界的人,是人应该成为的人。前两者是自然的产物,后两者是精神的创造。他这样解释最高境界的天地境界:一个人可能了解到超乎社会整体之上,还有一个更大的整体,即宇宙。他不仅是社会的一员,同时还是宇宙的一员。他是社会组织的公民,同时还是孟子所说的‘天民’。有这种觉解,他就为宇宙的利益而做各种事。他了解他所做的事的意义,自觉他正在做他所做的事。这种觉解为他构成了最高的人生境界。

在与古人的对话中傅绍尉对古典文集倒背如流、信手拈来,古人的智慧全隐藏在这些文集中,思考消化并以书法艺术再现其思想的精妙是他一直以来的梦想。

在他临帖作品《兰亭集序》中,虽然主体是行楷,但他的笔法同样洒脱与俊逸,兼有篆刻般的苍劲有力,风吹过竹林的“沙沙”声犹如在耳,充分表现出王羲之那时的思绪万千。

他对“二王”艺术的崇敬俨然到了顶礼膜拜的程度,每天都坚持六七个小时的训练时间,“为了静心学习我很少有时间带孩子,我很感谢家人的包容,没有他们的支持就没有我的今天。”他说。

“我喜欢驾鹤书院的文化气息,它让我有种使命感。”

傅绍尉2003年来到柳州创业,转眼间已过了十一年,这十一年他除了看尽商海的沉浮,也看到了广西书法近几年突飞猛进的发展。

2012年第四届中国书法兰亭奖有7位广西书法家获佳作奖,其中包括廖炳智、傅绍尉、刘东干、黄德杰4位柳州书法家,媒体谓之“兰亭四秀”。

柳州书法界一直以来业内交流比较频繁,但过去受制于地域条件很多书法爱好者陷入“老年体”、 “干部体”的怪圈,这几年脱颖而出的书法家其实很多都是与傅绍尉年纪相仿的青年书法家,原因在于青年书法家更容易接受新事物,新理念,摆脱过去错误的学习习惯。

“我们的书法界不像全国其他地方形成了各自的地域书风,你看现在小有成就的柳州书法家都是拜访外地最顶尖名师归来的,他们的风格也与过去的书法家风格完全不同。最了不起的是这些学成归来的书法家能毫无保留与他人分享心得,这极大促进了整个书法界水平的提高。”傅绍尉说。

柳州书法界近些年的跨越式发展除了跟书法家自身的努力有关外,国家综合国力的提高与柳州市政府大力推进文化建设的决策也有很大关系。傅绍尉认为人在饿肚子时绝不会想到文化建设,那种时候的文化人必定是少数人,而现在国家整体水平提高,文化人的思想、地位也提升了很多,他坚信这是一个会出现文化大师的年代。

傅喜欢书院的鸟语花香,在山水倒影间仿佛能感受到古人的所思所想,“书法讲究艺术,只有深入古人的内心你才能领略到每字之间的疏密感、矛盾关系、虚实、阴阳。我每次来到这里都有一种使命感——我应该为书院和这个时代做点什么?”他说。

傅绍尉在柳州的这十一年不管是商界还是书法界都取得了成绩,但至今不会说柳州话的他依旧很谦虚,他仍在书院中探究着古人的奥秘,用毛笔创造着时代的奇迹。

——新浪柳州


 

绍尉自序

书法:爱悠悠,恨悠悠

自幼时朦胧戏墨,到如今兴来挥毫,学习书法路漫漫兮,且一路崎岖,数不尽的烦恼忧愁,道不完的酣畅淋漓。

多少书法家成名之后,还不停调侃说:“书法是一条贼船,上去了就下不来。”

作为一个书法爱好者,我对书法的看法是:“爱悠悠,恨悠悠。”

书法,他的美游离于历史的烟尘中,飘荡在雅俗的隙缝里;有形无质,有迹无根,有五合之美,有五乖之憾;由质直刚佷至矜敛脱易,由温柔躁勇至狐疑轻琐,可谓缥缈迷离、不定一格、执其一端、难见一斑,最让爱好者荼毒害深的是眼高手低,看得见摸不着、识得破做不过!

所谓“书者不鉴、鉴者不书”,说的应该也有眼高手低的因素。书学理论大师的痛苦,岂非在于识得通透而操作却捉襟见肘,不堪一目?然而盛名之下,趋之者众,所谓“凭附增价,身谢道衰”,说得难道不是很中肯吗?

 学习书法的过程是无数次的墨熬深夜,笔耕通宵,寤寐思服,辗转反侧,然而“看似容易却艰辛”,“上手容易入门难”。

事实上,50%的书法爱好者一辈子都没入门!花了无数的心血,追求了一辈子却不能入门,确实让人痛摧心肝,恨入骨髓了。

当年,为了学行书,我通临兰亭序三百遍;背下圣教全文并通临五十遍;学草书,背下书谱全文并通临一百遍。下了这些苦功之后,我拜龙开胜老师为师,交上临创作品,期待得到嘉许。敦厚善良的龙老师摇了几下头,说了几句话,让我立刻崩溃:“死蛇挂树、线条象蚯蚓一样爬,用笔发力点没找到,字形都垮了,字和字打架了、、、、、、”

自学等于自杀,自我陶醉等于自我欺骗!

呕心沥血,结果心没了,血干了,书法,近在咫尺却遥若天涯,让我在一片迷惘中,对书法恨悠悠。

感谢指导过我的所有老师,从敖朝军、齐作声、刘文华、叶培贵、张继到龙开胜、李双阳,这些老师或在技法上予以点拨,或在理论上予以教导,或在理念上予以更正,或在操作上予以示范,使我迅速掌握了正确学习书法的方法,得以入门,走上正路。

 在与古人对话中,我感受到了寂寞背后的伟大;在与古帖的对话中,我解读到点线之中的活力;书法,他是那么有血有肉,有姿态,有灵魂。

成功,就是简单的事情重复地做:用笔发力、提按使转的笔法训练;“既知平正,务追险绝”的字法训练; “天女散花,乱石铺街”,字与字穿插避让的章法训练,行笔用墨绚烂多彩的墨法训练,在纵向取法与横向取法中,寻找会古通今的共性,体验酣畅淋漓的学习乐趣。

光阴流逝,翰墨为我沉淀了一些似兰斯馨的精彩,在我心中熠熠生辉,我着意于传薪修祜,沉酣于求古寻论,让自己享受物质时代的精神满足,可以优雅而丰满地演绎自在人生。

以前,我认为成功在于勤奋,事实证明我错了;后来我知道,成功等于90%的勤奋加上10%的天赋,但见过很多野狐禅之后,有所思量;现在,我可以很负责任地告诉自己:“成功等于90%方向正确的勤奋加上10%的天赋。”

 于是,在上下求索的憧憬中,对书法爱悠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