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电话:17600189005
邮箱:shuhua@lapsang.cn
QQ:470178387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地址:正山堂书画院
楷贵得法
发布时间:2016-7-31     来源:本站     作者:正山堂书画院     浏览:977

楷贵得法

                                    ——浅谈楷书的临习与创作

                                                                      黄继革

 

      书法学习没有捷径,只有好的方法,所谓“书法有法”,学习楷书亦然。书法艺术的规律便是在继承前贤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发展传承。明代谢肇淛在《五杂俎》中说:“凡学古者,其入门须用古人之法度,而其究竟,须运自己之丰神,不独书也。”此话即是说明此理。

      学好楷书,首先要了解楷书的源流。楷书产生于汉末,隶书的波磔到汉末三国时期出现了明显的僵化倾向,章草也开始向上联下属的方向转化,省改汉隶波磔,增以章草中的钩趯,即成了楷书。它比隶书简洁,比章草规范,所谓“字皆真正”,故谓之“真书”。其体形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所以又称“正书”“楷书”。初期“楷书”仍残留极少的隶笔,结体略宽,横画长而直画短,在传世的魏晋帖中,如钟繇《宣示表》《荐季直表》、王羲之的《乐毅论》《黄庭经》等,特点是变隶书之波画加以点啄挑,仍存古隶之横直。东晋以后,南北分裂,书法亦分为南北两派。北派书体带着汉隶的遗型,笔法古拙劲正,而风格质朴方严,长于榜书,这就是所说的魏碑楷书。唐代的楷书亦如唐代国势的兴盛,书体成熟,大家辈出,其代表人物有初唐的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中唐的颜真卿,晚唐的柳公权等。如果说汉魏是楷书的初始阶段,唐是楷书的成熟阶段,那么宋元明就是楷书的延伸阶段。唐代楷书法度森严、结构严谨,到了宋元明时期书法家们开始追求作品的美感,有的清秀俊朗,有的雍容典雅。代表书家如赵孟頫、文徵明、祝允明、王宠等,均个性鲜明,各具特色。

      了解楷书的源流后该如何选帖呢?初学临帖,宜专一深入,待有一定基础后,再广泛涉猎,以取各家所长,然后另辟蹊径。但是名帖浩繁,怎么去选择?又该从哪里入手?尽管观点不一,但大多数有识之士都认为,学书法应先从楷书入手。苏东坡在谈到楷书与行书、草书的关系时有一段精辟的论述:“真生行,行生草。真如立,行如行(走),草如走(跑)。未有未能立而能行,未能行而能走者也。”就像一个人,先学会站立,方能走步,继而能跑一样,如果连走都不会就去学跑,恐怕没有一个不跌跤的。先学楷书之重要性可见一斑。楷书形体方正、结构严谨、疏密匀称、易于使用和辨认,故沿用至今;它不仅是学习书法的基础,也是一个专业体系,有了楷书的功夫,上可以写隶、写篆,下可以写行、写草。楷书的造型力强,笔法结构要求严格。以本人的切身体会,楷书入手以唐楷为先,唐楷是楷书发展的鼎盛时期,法度严谨,字形端庄,雅俗共赏。选帖按个人喜好为主,因人而异,没有统一标准。喜欢的风格就是与自己审美和性格有暗合之处,学起来容易上手也更容易激发学习兴趣。试想,倘若连兴趣都不高,那又怎么去抓住一个字的形,又怎会出神采?更谈不上继承与创新了。经过严格的唐楷(大楷)临习,有了扎实的基础后再上溯魏晋、下涉元明,基本就能驾驭自如了。

      那么下一步又该如何临帖呢?初学临帖应以形为主。临帖主要是对临和背临。对临就是将字帖置于案前,观察字的形态、结构、笔画,领会其精神,再下笔书写,越精准越好。背临是指不看字帖,凭记忆把字背出来,这道关是必须过的。除了对临和背临外,还有就是将薄纸蒙在字帖上,随字的大小、线条的粗细把字描出来,称之描红。另还有一种叫“意临”,是带有自己想法的临创方法。临帖前先仔细揣摩,深刻体会,了解范本的神采后再去临写,能较好地促进实际书写能力,进而融会贯通。孙过庭《书谱》说:“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只有对所临范本有了深入了解和研究,才能下笔得其精髓。正如赵孟頫所言:“学书在玩味古人法帖,悉知其用笔之意,乃为有益。”黄庭坚“张古人书于壁间,观之入神,则下笔时随人意”的做法,“悉知其意”是首要前提,否则,就会陷入“世人尽学兰亭面,欲换凡骨无金丹”的窘境。古人法帖,不仅是祖先留下的书法技巧之艺术瑰宝,更是一种历史的承载,从中可以诠释当时的社会现象,及在当时社会背景下作者的心境等诸要素。所以读帖应将其放置在时代的大背景下,进行纵横解读,进而再对帖本身的行气、笔势、韵味、点画等进行单体解析。临帖的方法,可根据各人的时间和精力,确定每天的功课,学贵有恒,要临池不辍,求精勿贪多。每日熟练5到10个字,哪怕一个字,先从笔法(点画)上训练,继之在字法(结构)上写精写熟,不可急于求成。通过日积月累,方可熟能生巧,功到自成。

      临帖的目的是为了创作,创作可以检验学习成果,找出不足。创作一件作品是对作者综合能力的测试,首先要具备掌控笔法、字法、章法、墨法等要素的能力。刚开始创作时可采取集字法,把所创作的内容从字帖中找出来,找不到的根据自己的理解,按照法帖的意味加以组合。随着不断积累,渐渐打通创作的各个环节,以至于能自如发挥。创作作品还涉及正文内容的选定、字体风格的变化、字形大小的错落、纸张色泽搭配、印章的点缀等。书法不仅是笔墨艺术的展现,更讲究文辞内涵的精气神,因此,创作内容尽量选定历代的经典文词,能自作诗词歌赋则更佳。对于纸张和笔等材质,也应根据对应字体和风格去选择,不能随意为之。楷书创作用纸相对来说以偏熟为主,楷书用笔以狼毫、兼毫为主。书风工饬的别用太生的纸,书风粗犷的别用过熟的纸,如土纸不适宜写精致的小楷,泥金纸不适宜写粗犷的碑楷等。例如,写钟繇小楷,宜用半生半熟宣,笔可选兼毫;学赵孟頫、文徵明小楷以用熟宣和狼毫(紫毫)为上;写颜真卿大字《麻姑仙坛记》宜用偏生的宣纸和羊毫……创作所选的纸色也需讲究,古文不宜写在鲜艳的色纸上……。用印也非常重要,印章既是印信,也起画龙点睛的作用,忌画蛇添足。印章的风格和正文的风格应协调,否则会不伦不类。楷书属静态书体,用印宜以工稳为主。创作的每个环节,以深层挖掘传统、融入时代气息、展示个人风貌为主导。书法创作要有精品意识,只有这样,作品才能经得起时间的检验。

      楷书只临习历代经典楷书范本是不够的,还须上涉篆隶,获取古朴、端庄之气,下及行草,借鉴灵动、贯气之法,同时要在姊妹艺术中吸收养分,如舞蹈的旋律、音乐的节奏等,更要在生活中多加感悟,才能创作出不负时代的精品。